|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年轻人又开始爱上Wildeat了?
Citywalk还让不少人意犹未尽,近日,一种被称作Wildeat的生活方式又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据报道,在某社交平台上Wildeat相关笔记数量过万,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
关于Wildeat的解释,基本就是字面意思,即“户外野吃”。在自然环境中,主打氛围到了,就地开饭,追求类似于“人类祖先”的野生状态。享受最简单的饭,收获免费的自由和松弛,这种给人以强烈户外“野生感”的方式被称为Wildeat。
Wildeat的精髓大抵就在于“野”,在野外,要野性,“在户外吃,随意地吃”。挣脱天花板和墙壁,与大自然零距离,充分感受自由环境中、放松状态下的“饭张力”。Wildeat可以是与同伴在户外吃饭时,Ta掏出一个保温杯,里面装的其实是满满的腊排骨,而你反手奉上一只烧鸡分给大家;也可以是完全没什么计划,工作午休间隙到公司附近的街心公园用餐,或席地而坐,或坐在长椅上,简单吃个汉堡或是公司茶水间里的零食,和大自然成为“饭搭子”,享受片刻的户外时光。
比起露营或野餐,Wildeat更“野”,更注重随性。它不需要像露营一样,带上专业又复杂的装备,也不需要像野餐一样,提前准备丰盛又五颜六色的食物。它讲究的是“没那么讲究”的简单方式,甚至如果过于精致,还会稍显做作。Wildeat可以是临时起意的、低成本的、短时间的,就像网友总结的,大概露营类似于下午茶,野餐类似午休,Wildeat类似课间十分钟。
感受微风、沐浴阳光,仰望天空、拥抱草木,当被户外的疗愈力量和大自然的魅力拥抱,食物也有了氛围感,简单的放空和发呆也能收获松弛感。低门槛的投入和高性价比的反馈,再有“20分钟公园效应”理论的加持,Wildeat这种更野性和原生态的方式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不难理解。
其实,从Citywalk、Cityride,到如今的Wildeat,还有之前火起来的户外露营、飞盘、滑雪,室内的剧本杀、“围炉煮茶”等等,年轻人对社交和生活方式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他们乐于造词,也乐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尝试不同的、新鲜的生活方式,也会在一些传统的形式中寻找到新的意义,甚至发展出新的含义。而这些生活方式,也在新词或新梗的助推下,不断“出圈”,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形成呼应和互构,重塑社会的话题和消费热点。
而这在一些关于Wildeat的讨论中也有体现。有人在相关帖子的下面留言说,Wildeat之后是不是Parksleep,有人回答说可能会是Wildnap;也有人建议上班人可以在中午Wildeat之后来场Coffeechat……就像语言发展是客观规律一样,这些新词也会退出视野,它们代表的某些行为或方式也会热度不再。但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对生活的探索力,和一系列内涵和外延中享受生活、寻找意义的生命力,是需要被接纳和呵护的。当然,试图从中去了解年轻人的一些新的想法与动向,也是在观察社会的形态和流向。(吴亚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