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合作共赢是跨越山海的最大公约数

发表于 2024-5-29 14:23: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合作共赢是跨越山海的最大公约数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携手实践提供了一种新范式: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以平等互利的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日前,随着一辆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汽笛声声代替驼铃阵阵,贯通亚欧的贸易“黄金通道”传承历史基因,焕发时代风采,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一路通,百业兴。自2011年首列国际班列探索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车次越开越密,运输通道不断拓宽,短短十余年间已成长为全球物流领域的佼佼者。从德国港口城市杜伊斯堡,到波兰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再到中国内陆城市重庆郑州,中欧班列开到哪里,合作就延伸到哪里。服装鞋帽、日用百货、机械设备等5万余种货品往来于亚欧大陆,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这条物流干线的持续开行,不仅构建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更成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飞驰的中欧班列是一个缩影,折射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再清晰不过地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从来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的经济合作平台。其基于中国强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业基础,以及亚欧国家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跨越山海实现优势互补,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随着经济合作愈发频繁,各国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迅速增强。通过重塑地缘经济弥合地缘政治分歧,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促进地区政治稳定与安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全球性地区合作与治理平台广受欢迎、热度飙升,越来越多的人由衷感慨并笃定,这便是“未来之路”。

“独行快,众行远”。这些年,受一些国家执意“脱钩断链”,以及地缘军事冲突高发影响,全球供应链生态遭到破坏,世界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刊文指出,在当前各种不可预测危机的困扰下,各国可以联手采取,且符合全球公共利益的行动只有一个,就是打通更多供应路线。中欧班列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本就具有极高性价比。在红海危机等地缘风险频发的背景下,中欧班列的稳定器作用更为凸显。这样的事实有力证明,经济全球化不是选择,而是现实。或许形式和内容面临调整,但各国紧密联系和彼此依存的境况没有改变。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一带一路”热络往来,是东西方双向奔赴的鲜活写照,也是中国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这些年,自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牵头成立亚投行;自拓展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的合作路径,到完善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平台,中国相继提出并推动实践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有国际观察人士分析,现行国际秩序中存在一种“治理理性”:治理的主体要么是个别发达国家,要么是同质化的西方国家联合体,不仅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够,还习惯于抱团结盟,对“圈外”国家极尽打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携手实践则提供了一种新范式: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以平等互利的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当年,是驼队和善意而非战马和长矛,开通了古丝绸之路;而今,“中国方略”讲究合作共赢,无论大小强弱,“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让世界看到了一种迥异于西方传统思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如英国历史学家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中所写的,世界旋转之轴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穿越时空的互惠共赢理念,改变着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写进了历史,耀眼了时光。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期待21世纪的“钢铁驼队”跑得更快更稳,也相信“一带一路”必将续写更多新的传奇,在全球发展中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田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