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莫让“伪科普”浑水摸鱼

发表于 2024-5-29 14:55: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莫让“伪科普”浑水摸鱼

“揭开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的惊天秘密”“转动眼球并配合远近距离交替聚焦,就能降低近视度数”“蜂蜜和花粉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肽,能以毒攻毒防过敏”……近年来,一些夹杂着科学概念、专业术语的伪科普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肆传播,收割无数流量,推销兜售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等。(5月28日新华社)

当下,网络成了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普自媒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吃香。虽然网络“科普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了科普教育,但当前网络科普还存在一些乱象,比如内容真假难辨,存在价值导向偏颇、粗制滥造等问题。一些博主将制作散布网络伪科普当成了“流量密码”“赚钱工具”,大量炮制伪科普视频,还有一些无良医疗机构通过推送科普文章发布违法违规医疗广告。

对于“伪科普”借助网络浑水摸鱼,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和审查机制,提高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违法成本,加强对“伪科普”的整治行动。短视频等网络平台也要尽好管理责任,及时下架鱼目混珠、误导受众的伪科普内容,保护原创,鼓励创作更多优质科普类短视频,让一些博主将“伪科普”当成“流量密码”的企图落空。

要铲除“伪科普”滋生的土壤,还要加强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与辨识能力,更好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此前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打造“科学辟谣平台”,很有必要。通过疏堵结合,形成各方合力,净化网络空间,让“伪科普”无所遁形。 (戴先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