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全是剧本”也能一骗就灵?

发表于 2024-5-30 16:00: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全是剧本”也能一骗就灵?

“‘宝贝’流落海外,求求家人们买回去,替我保管,我真的心疼。”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被主播的真诚打动。千万别!他正在向粉丝实施诈骗。前不久,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公安局打掉一个利用网络直播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全部抓获。而他们的骗术,除了起始阶段确实有点“技术含量”,其余的也都是别人早就玩滥的伎俩。说得通俗点,就是开局一张图,过程全靠编。然而,就是这样老调重弹,甚至一眼假的伎俩,竟然也能一骗就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这种“全是剧本”的伎俩,主打就是一个以利相诱。以其手段二为例,先是大张旗鼓地宣扬高价收购老物件,随后又是丑话在先,为了防止被他人“放鸽子”而要求对方在其直播间高价购买廉价工艺品作为“定金”,并声称见面后会等价回购。看似弯弯绕绕,绝杀之技其实就是充满诱惑的“高价收购”。而许多人为了得到他的“高价”,也就心甘情愿地先向对方支付高价。对比这一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不是骗子的骗术高,而是被骗者贪心太重。

同样,在其骗术当中,这一点也表现得格外令人哭笑不得。他先是编造在海外收购古董,而后以身上现金不足无法回国为由,请大家帮忙把“古董”买走。当然,这也不是无偿的,而是等价收回并且支付一定的保管费。这既有“卖惨”的因素,也包含着诱之以利的伎俩。在许多人看来,即便对方没有支付保管费,没有等价收购,自己手中的“古董”照样能够变现,甚至还能升值。说得直接点,骗子在利用我们的善心,也在利用我们的贪心。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所有被骗上当的悲剧与闹剧中,“贪”总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不得不正视的因素。因此,每当诈骗案件被查处之后,许多人总是感叹,骗术是如此简单,为什么却是一骗就成呢?甚至有人将骗子的学历、文化程度等与被骗者作比较,而比较之后更是苦笑一声,因为,许多骗子的学历与文化程度,都是远远低于上当受骗者。

这让人非常尴尬,却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杜绝“贪图便宜”的心态与行为。其实,古训与俗语早就对此有着非常全面而具体的概括,“贪小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说的也都是同样的道理。以所谓高价收购为例,这样的骗局多得真是令人不敢直视。有的施骗者竟然打出高价收购蟑螂的幌子,而这样匪夷所思的高价收购,同样也有人上当,高价收购“古董”更是可想而知了。

因此,面对这类“开局一张图,过程全靠编”的骗术,职能部门的监管与惩戒,自然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权益受损,更是导致人们的善心受损。在一定程度上,善心的受损,其后果应该比权益受损更可怕。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尤其是,当那些馅饼还只是画饼的时候,更不能幻想着一夜暴富。事出反常必有妖,谁愿意平白无故地高价收购你手中的物品?如果连高价收购蟑螂你都信以为真,也就不要怪人说你是“真傻”。(范德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