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9|回复: 6

[话题探讨] [反方]无劳动者之基何来“奋斗者”之实

发表于 2011-8-6 20:4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无劳动者之基何来“奋斗者”之实

堂吉伟德
   
  劳动者和奋斗者并不矛盾,两才之间相辅相成,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必定是一个合格的奋斗者;但一个优秀的奋斗者,未必就是一个称职的劳动者。如果一个人连劳动者都不称职,那么他就无法也不可能成为奋斗者。作为一种基础,我个人认为,无劳动者之基就没有“奋斗者”之实。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带薪休假”在国外已相当普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法律形式对其加以规定。在我国,“带薪休假”也早已进入法律条文,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中第4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可享受带薪休假。”北京市政府也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带薪休假做出具体规定:“参加工作满5年、不满15年者,每年休假10天;参加工作满15年、不满25年者,每年休假15天;参加工作满25年以上者,每年休假20天。” 

  “带薪休假”的好处在于,带薪休假是对人的休闲权利的一种尊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带薪休假使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放松身心。另外,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日指出,抽出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主要是定期度假对健康确有好处,因为人们能够在假期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解压。
   
  其实,身处职场之中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长期的紧张与繁忙,并不利于工作效率提高,偶尔的放假轻松,有助于让员工从沉重的负荷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和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从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来说,适度的放松,也有助于让他们能够实现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从而对工作更加热爱。有调查显示,职业的压力与所在群体的整体身体状况呈正比关系,越是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的职业,其从业者的健康状况就不乐观。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假若一个人立志做“奋斗者”,而长期透支精力和身体,其结果可能是“损了夫人又折兵”,长期奋斗将要获得的一切眼睁睁看着失去。我有一朋友,从小立志出人头地,没日没夜的工作,工作再工作,自以为身体好平时从不注意自我保护。凭着超强的付出,他逐步从一个小员工,向部门经理,再到副总,总经理上升,眼看他将要步入人生的顶峰之时,却不幸长期操劳作度,身患重疾无以胜任工作,最终被淘汰出局,可谓晚景凄凉。
   
  基于此,国家才从法律的层面,给劳动者合法休假权给予保护,这本身就说明,用所谓的“奋斗者”去鼓励员工自动放弃休息权是一种诱导和欺骗。休息和“奋斗”没有什么关系,一个人成不成得了奋斗者,不是看他休不休假,而是看他能否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一个连休假权都不会争取的人,是不配做一个奋斗者的。华为公司要求部分中层以上人员签订“奋斗者协议”的做法,其实是通过转换概念的做法,变相剥夺劳动者的休假权。这样做既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因为看似激励之策,其实是对人性化的漠视,最自然也不会获得员工的认同。而对此,劳动者必须对自身权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因为误导而产生错觉,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必要时,可以向主管部门反映,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了纵容,就没有了市场。对于职能部门来说,也应防止这种变相的侵权行为,加强执法和监管,维护法律的权威,最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01:15:10 | 查看全部
唐老师每次写的都是一个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06:40:58 | 查看全部
唐老师出手好快哦!篇篇都是精品,值得学生我学习!大力支持唐老师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11:42:03 | 查看全部
   有情有理有据,道理讲得透彻!唐老师的好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23:43:51 | 查看全部
     堂老师写得确实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20:10:31 | 查看全部
唐老师,文中出现硬伤:“参加工作满25年以上者,每年休假20天。”条例没有这一项,最高只能休息15天。千万不能误导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9:41:56 | 查看全部
唐伟老师又一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