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6|回复: 8

[话题探讨] [反方]劳资平等是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关键

发表于 2011-8-7 09:39: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胡锦涛在2010年4月27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称,应该不断增加一线劳动者的报酬,让群众体面劳动,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关键是什么?是和谐的劳资关系!
   2010年,网络上爆出了华为公司要求部分中层以上人员签订“奋斗者协议”的新闻,员工们被要求提交一份申请,“自愿”成为“奋斗者”。不提交者,则自动划入普通“劳动者”之列。二选一中,员工所要付出的代价各不相同——“奋斗者”要承诺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令性加班费;而普通“劳动者”则可以享此福利,但他们在考核、晋升、股票分配等方面则“可能会受到影响”。这项严重扭曲了员工价值观协议的制定经过职代会讨论了吗?没有!公司工会部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了吗?没有!仅仅是公司资方管理者按照自身利益量身打造的一款协议,实际是对法律和人权的践踏!试问这款协议和当初旧中国签署的卖国条约的制定有何区别?其次,职工休年休假是国家写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劳动法》的职工应有合法权益,管理者却用考核、晋升、股票分配等条件作交换,凭借这一纸协议就把一名优秀员工给否定了。弱势的华为员工为了生存面对如此不平等协议只能签下“奋斗者”,“奋斗”让华为员工无奈地放弃了自己合法权益,带来了身体的早衰使工作效率底下,有悖于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种单方面规定的例子在各行各业不胜枚举,比如有的单位规定职工出了工伤事故只要申报了就影响其当年涨级,这种没有广泛征求广大员工意见的规定,其目的是不让工伤指标影响到资方管理者政绩。换言之,作为受害者你权衡利弊可以不申报工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结果是保护资方管理者利益的同时伤害了员工的感情,自然是和谐的,作为新时代产业的领导者更要效法自然与劳动者和谐相处!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早期工业社会时期,北欧各国都曾发生过大规模劳资冲突,工人罢工,雇主关厂,结果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转,给劳资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以瑞典为例,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瑞典以沉重打击,失业率飙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两年后,北部的奥达伦发生罢工,雇主拒不让步,结果政府派兵镇压,打死五人,导致惨案发生,动乱升级。严峻的事态最终使企业陷入危机,同时也把社会推到了改革的关口。多次危机之后,北欧各国开始接受历史教训,意识到不同利益群体只有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避免两败俱伤,保持经济正常运转,保证双方应有的权益。从此以后,劳资双方开始在自愿承认的规则之内和平协商。比如丹麦早在1899年就开始建立集体谈判制度,劳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协议。瑞典劳资双方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劳资纠纷,于1938年签订了湖巴登协议。此后,北欧各国逐渐形成劳资自治体制,建立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定基础。这种做法确保了以后几十年北欧社会的相对稳定,破坏性的抗议行为不再是主要斗争工具,由劳资争议引起的罢工和停业大幅减少。这不仅为企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政府实行一系列改良措施、建立举世瞩目的福利社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可喜的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在逐步建立这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比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推行“四项制度”:总裁与工会主席定期会晤制度、总裁定期向员工代表通报情况制度、劳动管理情况通报协商会制度、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情况通报协商会制度等建立良好的劳资对话平台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让劳动者体面地劳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11:26:29 | 查看全部
景老师事评写得好,劳动者弱势的地位没有改变的话,就没有话语权,合法权益就维护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11:59:25 | 查看全部
写的不错,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23:40:32 | 查看全部
     老师写得真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08:57:53 | 查看全部
他们都说好,我来提点意见吧:一是文章太长了,没人愿意看下去;二是没有写出新意;三是跑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2:36: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4:57:04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提醒  修改了下   去掉了些废话和一些无意义章节   采用了对比论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9:52:26 | 查看全部
以人为本,也不能排除个人的勤奋努力!也有主动放弃休假的,因为竞争激烈,属自己行为。我们这期主题是做奋斗者还是劳动者,一味地探讨休假难的问题,大篇幅地追溯休假来历,不符合事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01:37:42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这个“奋斗者”是带引号的,也就是带有强制性条件的“奋斗者”,不是讨论奋斗者和普通劳动的问题,也不光是讨论休假问题,而是讨论劳动关系问题,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