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回复: 0

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人才

发表于 2024-5-31 14:0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人才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值得关注。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企业产学研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达到1033.2万元/件,比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高24.5%。不过,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依旧存在错配现象,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脱节现象,成为影响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对此,有必要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内生动力,从多个角度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质量水平。

一方面,优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健全高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招生计划、就业情况与专业发展联动的“三挂钩”机制,统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合自身科研优势与区域集聚产业优势,建设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专业集群。建立课程内容、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增加对前沿领域现实问题的探析,不断突破思维瓶颈,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育与科研深度融合,创新与突破不断升级。校企协同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以评价促效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完善产学研协同支持保障机制,提高协作运转与人才培养效率。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政府的引导与监管作用。通过监测与评估产学研协同实施情况,及时向各协同主体反馈,并对偏差进行纠正。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多元评价制度标准,以高校专家、企业技术专家等为评价主体,建立包括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企业实际岗位技能、任务评价指标与成果价值在内的综合评价标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搭建大数据、知识产权、技术交流等平台,使产学研内部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共建共享,进而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助力更好更快地培养更多对接产业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遇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