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季,味道清淡的葫芦瓜受消费者欢迎。不过,个别地方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源性中毒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营养专家提醒消费者,苦葫芦瓜毒性较大,不能食用。单位食堂加工制作葫芦瓜时,也应谨防有苦葫芦瓜混入。
营养专家解释说,葫芦瓜又名瓠瓜、瓠子、蒲瓜等。葫芦瓜含大量糖分、蛋白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味道清甜,所以又被称为甜葫芦瓜。但是,如果葫芦瓜生长过程中受异常气候或土壤等因素影响产生变异,就会携带苦味基因。苦葫芦瓜含有较高的碱糖甙毒素,受热不易破坏分解,误食数小时后(潜伏期一般为0.5到7小时)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则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甚至带有脓血等类似于中毒的症状,更为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苦葫芦瓜的外表凸凹不平,而甜葫芦瓜的表皮则比较光滑。通常,人们从正规超市购买葫芦瓜,碰到苦葫芦瓜的概率不大。煮熟的葫芦瓜如发现有苦味,应立即停止食用,连同锅里的其他食物都弃掉,以防食物中毒。
其他常见的黄瓜、丝瓜等葫芦科食物,如发现有苦味,也请立即停止食用。
据中国消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