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月背起飞 难度几何

发表于 2024-6-5 17:01: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骥 关轶峰
  月球表面起飞是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一项关键动作,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帮助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状况。新华社发
  不同于地面的航天器发射任务,月球表面起飞面临诸多独特挑战。“例如,地面有完善的发射场系统,月面则是临时场地;地面有保障团队支撑,月面许多工作要靠航天器自己完成;地面的起飞位置和姿态可以精准测算和调整,月面只能靠飞行器自行提前识别;地面发射尾焰有导流槽,月面起飞只能因陋就简;地面临近发射时,若发现问题可以取消,月面起飞则经不起太长等待……嫦娥六号在月背起飞,更是难上加难、险上加险。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智能自主控制。”专家强调。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的动画模拟画面。新华社发
  嫦娥六号上升器从月背面起飞,地面无法直接测控,所有指令需要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转达。为确保任务万无一失,研制人员必须考虑万一中继星通信不畅的极端情况。在专家看来,智能自主的起飞准备是嫦娥六号上升器月背起飞和嫦娥五号月面起飞任务最主要的区别,包括自主的位置确定、姿态确定、起飞参数计算等。“嫦娥六号上升器的月背起飞准备,在起飞前数小时进入准备程序,到了预定时刻,由GNC系统控制嫦娥六号上升器主发动机自行点火,经过约6分钟250公里的飞行后,准确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整个起飞过程中的姿态控制和一定高度后的拐弯以及最终的入轨,都由GNC系统掌控。”
  月背起飞成功后,嫦娥六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上的“追赶”和“牵手”,也将是一场技术和美学的双重盛宴。让我们期待嫦娥六号顺利“携土归家”!
  (光明日报北京6月4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