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挖土神器”表现出色

发表于 2024-6-5 17:02: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表现出色,让月背“挖土”更轻松。
  据专家介绍,为确保首次月背采样任务“采得着、钻得动、封得住、回得来”,该院研制团队充分评估嫦娥六号的约束条件,确定相应的工作形式和飞控模式,开展采样过程自主序列化设计。
  月背“挖土”是个精细活,如何采集更多的月壤?嫦娥六号有两个办法:一是表取,用一个机械臂携带采样装置,采集月球表面的土壤;二是钻取,用一根钻杆钻入月球表层预定深度,采集较深层的土壤。
  其中,研制团队最关注是否“钻得动”,并为此开展了大量地面试验与仿真分析。“针对月背中继通信可能无法有效配合钻采作业这一极端工况,我们开发了应急程序,人机协作辅助嫦娥六号及时研判控制钻取风险,现场决策后续动作。”专家说。
  结合月壤特性,研制团队设计出独创钻头,确定下取芯机构方案及相应构型,使其具备钻进高硬度岩石的能力。同时,针对不同颗粒度月壤的切削、拨、挤、排能力,让钻头形成多个切削面,以便在高效取芯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层序保持性。
  为确保采集的样品在无人条件下打包封装,历经空间飞行及再入返回时的复杂环境,不被地面环境污染,维持原态,需要研制一套专门装置,能够在月表自动承接、密封样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送回地球。
  据专家介绍,为确保采集的样品在提芯过程中不掉落,研制团队经过多方案筛选验证,采用扭转密闭式结构、大应变材料设计的封口方案,低力载而高可靠,即使长时间处于大变形承载状态下也不会应力松弛。针对采集的样品可变形的特征,研制团队为嫦娥六号设计了特殊的提芯拉绳,确保取芯软袋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方便样品的传送和转移。
  (光明日报北京6月4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05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