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5|回复: 3

写诗要想不直白,必须学会含蓄艺术

发表于 2024-6-6 08:03: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流云诗词

司马光认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诗歌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含蓄而意在言外。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说:“含蓄者,意不泄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学会剥茧抽丝,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在社会背景下,不是任何情感都能直白表达的,当诗人要表达不可直诉的情感时,含蓄是较好的倾诉通道。此外,含蓄是诗人作诗时追求的境界。古有云:人贵直,文贵曲。含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芥子纳须弥,窥一斑而见全豹。王国维曾提出:“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含蓄艺术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空灵性和模糊性,创造出诗歌意境的朦胧美,又能给读者留下悬念,留下无限想象空间。要想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诗歌宜用多样意象,运用多种手法。哪些手法可以表现意在言外的特点呢?

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比喻与用典。诗人吟诗咏歌,乐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尤其是借喻能起到曲折抒发心志的作用。如朱庆余给张籍的送行诗《近试上张水部》,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公婆比主考,询问自己作品是否符合主考官心意,就是运用比喻委婉表达自己的忐忑和疑惑。

典故的运用可以起到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运用了羊祜的典故,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曲折地表达自己年华逝去、功名未就的悲哀。

2、反语与双关。有些诗人另辟蹊径来表情达意,比如,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韦庄的《菩萨蛮》一词“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句就是正话反说,表面写江南美莫回乡,实际却是含蓄表达思乡之情。诗歌中双关的手法俯拾皆是。苏轼的《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对自然风雨的毫不在意,也暗指对官场中的风雨不以为然、安之若素。同一语句,两种意义,含蓄蕴藉,是诗人委婉诉情的两种途径。

3、曲笔与避讳。曲笔、避讳有异曲同工之妙。朱庆余的诗不直书其事,也符合曲笔的特点。张籍的回诗《酬朱庆余》也是如此。诗中以相貌极好,歌喉甚佳的采菱姑娘必受众人赞赏,委婉告诉朱庆余无需多虑。清朝画师刘和义在瓷瓶中赋诗“玉人如名月,美女书清平”,避“明月”、“青瓶”字样,以免文字狱的迫害。避讳实际是含蓄抒发情怀。

二、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咏物诗中,象征和托物言志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描写彼物而又意在言外。于谦的《石灰吟》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以石灰来象征自己高洁、清白的节操,较隐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托物言志几乎是状物诗的必用手法。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相同的梅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意义。前者借梅花寄寓自己的高尚节操,后者则表达乐观的革命精神。借物抒怀尽得含蓄精髓。

三、间接描写和借景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诗词中可常见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在这些表达方式中,间接描写、借景抒情最能表现意在言外的特点。像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即是从家乡佳人的角度入笔,通过想象的情节来表达自己刻骨的思乡之情。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很多诗人惯于借用客观景物、具体意象寄托自己的主观感情或思想感悟,以达到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切景皆属断肠人活动的环境,却又都是他内心悲凉伤感情怀的触发物,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一种奇妙的艺术境界。

如果对诗歌的含蓄特性多做了解,把握那些抽象诗歌的主旨会变得容易,赏析诗歌也就如同隔清水而观鱼游,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08:03:34 | 查看全部
司马光认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6 09:03:29 | 查看全部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6 09:09:25 | 查看全部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