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煤炭和煤化工行业经济基础不断增强,职工生活的逐渐富足,推进了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推进了煤炭、煤化工行业、职工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公司正处在扭亏为盈、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期,生产安全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十二五”新的征程上,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因此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安全动态变化管理——“走动式”管理。这就要求一线管理人员,尤其是现场的班组长或副班长,多走动,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层管理领导,要严格“走动式”管理,不是办公室听汇报,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领导以身作则,让安全立竿见影。综合来说,做好安全文章要从以下个几个方面着笔,相互融合,相互牵制,形成合力。
一、抓安全理念落实,做到“安全生产、理念先行”
首先端正安全意识。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生产车间“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有的部门为了追目标赶进度,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其次提高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我公司是煤化工企业,生产工段存在危险源多、面广、系数高的特点。因此必须从主体抓起,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拓宽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报纸、网络、宣传栏、《安全环保基础常识手册》读本等载体和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安全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最后发挥好亲情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引用集团公司亲情教育法,如在会议室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职工生日送警句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生产车间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二是抓安全制度落实,做到“违章面前、人人平等”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经过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做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 严”字。要“严”当头,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作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到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值班、顶岗和一线指挥都要即使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想为安全生产所想,急为安全生产所急,积极为生产一线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优质活动,从而在全矿的范围内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矿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发展。
三是抓违章规范落实,注重“刚柔并济、说服教育”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加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如在基层单位会议室设置“不规范行为警示台”,让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者站到台上,将违章经过及危害说清楚,与职工沟通“错误”,促使其自我反思,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要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四是抓安全考核落实,坚持“有制必依,违章必究”
安全考核不是目的,但却是实现管理“安全”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如果说上面所述的“安全理念、制度、规章”是“虚”的,那么安全考核的落实就是让这些“虚”的东西,变“虚”为实。使安全方面的制度、规章以及领导的责任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进而推进整个安全“附属品”变为安全落实的“执行力”。因此要根据公司现有实际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考核机制,简单、实用、实效。用考核推动制度落实,用考核为管理人员加“职责”,一级管一级,一级落实一级,最终是使安全管理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
总之,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就要狠抓安全理念、安全制度规章、安全管理考核的全面落实。理念、制度、规则无须太多,关键在于是能否执行到位、落实到点上。今后的安全工作中,安全生产工作好坏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安全落实,特别是现场落实上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