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山西:寓教于乐品习俗

发表于 2024-6-10 08:17: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手灵巧地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将五彩斑斓的布料缝合成一个个精致的香囊,中草药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老师!您看我做的‘小粽子’香囊!”太原市坝陵桥小学的学生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作品,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碧艾香蒲处处忙,细缠五色臂丝长”。端午节前夕,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的“刺五毒 做香囊 品习俗 祈安康”主题活动举行。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自然界的许多昆虫都出来活动,这个时候很容易生病,于是古人就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社教老师看着将飞镖掷向“五毒”转盘的学生,笑盈盈地介绍着端午节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菖蒲、艾叶、雄黄等来防止蚊虫叮咬、五毒侵害。刺‘五毒’和做香囊都是端午节民俗活动,寓意着祛除灾病,祈求平安!”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郭晓莉告诉记者:“像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屏幕上,龙舟快速划过江面,展现出竞渡的热情与激烈。粽叶的清香仿佛从屏幕中飘散出来,勾起人们对美食的无限遐想。“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是什么?”“为何要在端午系五色丝?”知识抢答环节,学生们争相举手、踊跃回答,气氛好不热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们齐声朗诵起《离骚》中的段落。稍显稚嫩的声音,伴随着传颂千年的诗歌,回荡在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李璐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