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回复: 2

文摘精选《买蛋糕,还是买一本好书》

发表于 2024-6-15 09:1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读者|作者:王可越

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被用户认同?什么样的东西值得买?怎么买才划算?

一些用户看重价格和品质,一些用户要的是“薅羊毛”,只有绝对的低价才会让他们愉快。还有一些用户的价值认知更宽泛,他们认为“值得”的标准,不见得与价格或品质相对应,有可能是模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如,某明星代言了某产品,而他购买了“明星同款”,就是通过购买行为分享了价值。对于这个明星的粉丝群体而言,购买行为的价值感十分明显。

我们消费的对象,并非产品或服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代表的价值。追求价值一定意味着追求“有用性”。除了功能上的实用性,“有用性”还有更广泛的内涵,比如社交、炫耀等情感价值。如果花了同样的钱,买到了更“有用”的产品或服务,就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值”的。

大城市的时尚青年在咖啡店吃一小块蛋糕,配一杯咖啡,花费七八十元,这个价格似乎很合理。而一本内容上乘、印刷精美的图书,定价七八十元,很多人觉得贵。

为什么花差不多的钱,有人宁可买蛋糕,也不愿买一本好书?因为人们对二者“有用性”的评价标准差异很大。

吃蛋糕,一个人能获得即时反馈。吃一口,甜蜜柔软的感觉会立刻充满口腔。除了能马上享受美味,还可以拍一张漂亮的照片,在朋友圈发布,这也具有一定的炫耀价值。一本经典的书呢?或许读起来费劲,获得快乐的门槛有点高。况且,对有些人来说,一本书的炫耀价值也比不上一块蛋糕。

再比如,某欧洲现代画家的画展门票一百多元,展览质量一般,仅包含几张原作,但并不影响参观者的热情。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一个布置精美的展览的主要价值在于参观体验的过程。参观展览是一种可以呼朋唤友的社交行为。在展厅摆造型后拍出的照片,又可以被当作社交媒体的“展示素材”。这样,一个展览就同时具备了多种价值。同样,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位现代派画家的展览虽然受欢迎,可是他的画册销量不太好。究其原因,是参观者认为画册“没有太多用途”。

看起来,似乎买书“非必要”,阅读也处于大众消费中的“弱势地位”。可是,对于藏书爱好者而言,限量版的好书比蛋糕或展览的价值高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09:35:5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12:24:17 | 查看全部

回 1楼(zj66)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