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探访崖壁上的“东方雕塑馆”--麦积山 前不久,我和家人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
麦积山,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岭西段北麓小陇山中,因其形如农家麦垛之状,故名。周围群山环抱,麦积一峰崛起,山高142米。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一417年),著名禅僧玄高、昙弘聚集僧人300禅修。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千余平方米。洞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沿途所见,以与四川广元大不相同。民居稀疏,房屋一般为平房,人们穿着一般。天水为“甘肃的小江南”,但也同时具有了一些西北高原的特征。抬头眺望,麦积山的轮廓清晰可见,整个山体绿树掩映,露出的部分确像北方农村的麦垛一样。一峰独秀,背后则是连绵的群山。
从大门进入景区,周围都是颇具本地特色的小吃摊,随即在一小摊前吃了一碗臊子面。此时行人开始多了起来,随人流前行,道路平缓,但也时有台阶路段。路边古木参天,浓荫遮道,不愧为“秦岭林泉之冠”之称。
行至于一拐弯处的台阶前,驻足观看,山下林木郁郁葱葱,山上石窟层层叠叠,直达山顶,真是一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又走了一段,才来到达山下入口处,再次验票后,进入山体。
随人流前行,登上石壁上的栈道,抬头仰望,在无数大小不等的石窟群中,三尊巨大的佛像屹立中间。上山的台阶由此向上盘旋,从不同的侧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麦积山峭壁如削,开凿在这绝壁上的石窟,密如蜂窝,从山底到山顶延绵达300多米,由曲折迂回的悬空栈道相连结。所有的石窟都根据高低不同编有门牌号码,并有木条相隔,里面的佛像只有经过时从这些木缝里才能看到。由于参观的人多,前后裹挟,更加恐高,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遍。或许是因为上山太难,人为破坏也不那么容易,所以石窟内的塑像比较完整,体态生动,形神兼备,色彩鲜明。
沿梯而上,到达顶层,突然有了立足之地,顿觉豁然开朗。脚下不再是悬空的栈道,佛像也没有了隔条防护,一下子距离拉近了。各种造像形态生动,场面宏大。特别是两端那两尊居高临下的金刚造像,形神兼备,动静互生,令人震撼。中间还有一副高悬的横匾“是無等二”,很有年代感。
凭栏远眺,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山云一体,一切似乎处在虚无缥缈之中,颇有神秘莫测之感。
下山的路,在顶层左侧,转过一门,再曲体侧身钻出一洞,便是下山的栈道。悬空而立,山势更陡,也更加使人提心吊胆。
从上山到下山,一个多小时。回到山下的宣传栏前,再次驻足,想弥补一下山上走马观花后的遗憾,突然一幅在山上没有看到的佛像照片映入眼帘,就是那尊微笑的小沙弥。他的形态和笑容太感人了,被誉为“东方的微笑”。我觉得他完全可以和那些“西方的微笑”相比美,只是不知道他的作者是谁罢了。
麦积山石窟,与龙门、云岗和敦煌石窟,同为“中国四大名窟”。在麦积山之前,其他的三大名窟已经先后看过。相比之下,我感到:在名次上麦积山石窟虽然排在最后,但在建筑难度上应是排在最前的。其最高处的栈道位于山顶部,距离地面达300多米。
麦积山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虽没有敦煌莫高窟那样惊世骇人,但它却以精美的泥塑艺术著称于世,同时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雕塑的特点,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此外,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三大名窟相比,麦积山也有明显的特点,自古有“秦岭林泉之冠”之称,使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中国雕塑、绘画、佛教及民族史有重大意义。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机:186329953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