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回复: 0

牡丹区:小产业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发表于 2024-6-20 07:47: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蒋鑫 通讯员 郜玉华 报道
  本报菏泽讯 牡丹区积极谋划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发展村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地方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将乡村小特色培育成赋能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小留镇张庄村是当地出了名的马扎加工村,有马扎加工作坊30余家。当地政府加大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通过建设镇级“创客空间”,推行“公司+合作社+加工户”模式,组建马扎加工专业合作社,让小马扎“坐稳”大市场。全镇现有马扎加工点和生产企业120多家,年产马扎3000多万个,带动从业群众2000余人,年产值2亿元左右。
  牡丹区持续用好用活土地资源,通过“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项目”等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让“小产业”种出“大收益”。王浩屯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培育形成了程寨木瓜、油坊朱甜瓜、郭鲁菊花等多个“一村一品”产业村。油坊朱村已发展甜瓜大棚320多个,占地600多亩,年销售甜瓜600万斤以上,累计交易额近2000万元。
  为写好传统种植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牡丹区鼓励各村因地制宜,走好差异化增收之路。空心挂面加工是吴店镇后葛庄村的传统手艺,为发展挂面加工产业,该镇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司家挂面”商标,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并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很快,挂面凭着良好口感和过硬质量成了市场抢手货,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如今,全村有20多家村民从事挂面加工,生产的果蔬类挂面备受市场欢迎,年产值700多万元。
  去年,牡丹区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乡土产业名品村13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成效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