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大连瓦房店:东北大鼓 再唱辉煌

发表于 2024-6-23 08:07: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河遗珍】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红船领航百年长,奋斗史诗耀星光。铁骨铮铮担使命,初心灼灼铸辉煌……”一面书鼓,一袭素衣,三弦琴响,曲音铿锵。为迎接“七一”,陈世芳正带着学生们加紧排演《谱写华章》的选段。


  陈世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东北大鼓的第六代传承人,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复州镇人。排练间隙,她也不忘自己传承人的职责,向来访者细细地普及着知识:“复州东北大鼓产生于清朝,在辽南地区流传已有三百多年,是东北大鼓的分支,有6种不同曲调。因为婉转独特的唱腔,它深受群众喜爱。”


  每每讲到此处,她总是认真地补充一句:“老人们通常把复州东北大鼓叫做说书。”


  明明是说唱,为什么叫说书?陈世芳说,一本大书往往要说几个月,艺术形式属于说唱式,以叙述为主,在格式上十分严谨,七个字和十个字的唱词较多,因此被称为说书。


  演出开始了。演员上场,先要打一通鼓套子震震场。“这是告诉观众,将要开书了。”陈世芳笑着解释道。


  打完鼓套子,说上场词,然后开始说、唱。表演时,一般是由一人说、唱,另一人用三弦伴奏。说的时候就像讲评书一样,到唱的时候,就左手打板、右手击鼓演唱。这同时,还要讲究手、眼、身、法、步,演员的眼睛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传神,身体形态要配合故事情节而变化,一招一式都要刻画出人物的神韵。




  “马至宜阳懒加鞭,昭君出塞和北番,哭泣泣离了西祁水,止不住回头望长安……”《昭君出塞》选段是陈世芳的拿手戏,鼓声悠远,说唱之间,神采飞扬。


  陈世芳说,复州东北大鼓唱腔丰富,既有细腻、优美的一面,又有奔放、热情的一面,除它本身的曲调外,还广泛吸收了京剧、评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等唱腔。在演唱技巧上,它强调唇、齿、舌、鼻、喉的功夫,要求吐字要清,行腔得圆,声要动情,情要动心,这样才能唱出它的韵味。


  两千多年来,复州城一直是渤海湾畔的海防重镇和商贾云集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项颇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夕阳下,斑驳的古塔、残存的城墙,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古城中,书院狭长的窗户里,孩童清脆的学唱声传来,向每位来访者讲述着非遗的荣光。


  值得庆幸的是,百年前的唱腔,随着海风,穿越时空,绕过老树、古宅、石碑,仍能落在今人的耳畔。古韵今声,再唱辉煌。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3日 1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