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回复: 1

乌海市海勃湾区“以废治废”让渣山披绿重生

发表于 2024-6-25 16:1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李玉波 本报通讯员 郝飚《工人日报》(2024年06月25日 06版)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来到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骆驼山矿区的亨利煤矸石渣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片绿色在煤矸石渣山边坡蔓延,苜蓿、柠条等植被从土中冒出了头,曾经满目疮痍的渣山正在披绿重生。

乌海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地区产业特点等因素影响,光秃破败的渣山、尘土飞扬的天空是乌海矿区的真实写照,矿区污染成为乌海市生态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

“没治理前这里可是另外一番景象。”海勃湾区新工业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郝宇世告诉记者,曾经的亨利煤矸石渣山分布着20多处自燃积火点,自燃的煤矸石不仅让这里地表温度达到了90℃至200℃,而且自燃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严重污染着大气环境。

近年来,乌海市分类推进矿山废弃地、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为贯彻落实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的目标任务,2023年6月,海勃湾区将亨利洗煤厂历史遗留煤矸石渣山综合治理项目列为应急工程,由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勃湾区分局牵头,海勃湾区新工业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修复治理。

治理这座“火焰山”的第一步便是灭火降温。在这个过程中,不起眼的工业固废粉煤灰“大显身手”,成为灭火降温“利器”,有效实现了“以废治废”。

治理初期,海勃湾区新工业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就与重庆交通大学设计院开展合作,结合亨利煤矸石渣山实际情况,选择灌浆灭火法作为灭火方案。

据郝宇世介绍,治理过程中,他们首先会在煤矸石渣山堆上进行打孔,随后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灭火浆液注入孔洞内,随着浆液在矸石山内部扩散、凝结,火源也渐渐被隔离、扑灭。

同时,他们还在煤矸石渣山表面覆盖粉煤灰来隔绝氧气。“矸石层每重构3米,我们便会覆盖50厘米的粉煤灰夹层,以此反复碾压来隔绝氧气,以此消灭着火点。”郝宇世说。

据介绍,整个治理区共计有12万平方米,共使用了近6万立方米的粉煤灰,既实现了工业固废的有效利用,也为乌海市矿区渣山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随着这座“火焰山”着火点全部清零,高温地表也恢复到正常温度。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使得这座矿山常绿,施工团队还选择了适宜生长的草籽进行撒播种植。

同时,在乌海市蒙西骆驼山矿区,科研人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煤基固废为原料研发出抑制矸石自燃的灭火材料和技术,利用环境材料进行高温工业烟气污染治理,使用后的环境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后,与生活污泥和农牧有机固废协同利用制备成生物质肥料,再用于生态修复。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的综合应用,让原本寸草不生的矿山每逢春夏便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技术构建的煤基固废—环境材料—污染控制—生物肥料—生态修复循环产业链,不仅为煤基固废的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乌海及周边地区现阶段多污染物协同治理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5 16:32:51 | 查看全部
好举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