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六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启动
上届落地企业代表蓝象智联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交流发言。■受访对象供图
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GaiaGPT,是由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隐私大模型平台,可以在确保大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大模型的安全训练和推理。去年,这一项目在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中夺冠,更因比赛与上海“结缘”。得益于竞赛的加速孵化,项目很快实现了从“想法”到“落地”的过程,公司首席算法科学家毛仁歆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成功“落户”浦东新区唐镇卡园,并与诸多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今年,这项助力浦东引进优质项目的竞赛再度启动,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2024年第六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将汇聚一批高水准项目和人才,吸引投资机构参与,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聚焦三大赛道开展竞赛
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共吸引了近60万名职工参与,参赛企业及团队超过1000家,涵盖全国20余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及高校。本届竞赛以“智汇浦东 创领未来”为主题,设立了AI+应用、AI+生物医药和AI的基础设施3个赛道。
在竞赛推进过程中,组委会将通过举办专家研讨会、沙龙、参访、在线知识竞答、校园科技节、项目路演、赛后跟踪与服务等环节,整合项目与资金、产业链上下游、政策服务、空间载体的对接,推动人才服务、项目落地、技术转化。
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联盟(筹)正式成立。据悉,联盟汇聚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多方力量,在市场资源对接、政策资讯等方面,为参赛企业提供全面支持与服务。未来,联盟将在竞赛支持、创新孵化、市场对接、政策宣讲、投融资对接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服务。
“孵化加速服务”再升级
去年比赛期间,竞赛主办方成立“项目加速服务工作组”,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助力优质项目从概念到现实。
本届竞赛期间,“孵化加速服务”将再次升级:所有入围决赛项目均纳入浦东新区国有资本基金被投储备库,直接进入立项尽调环节。这些项目还将获得与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链接的机会。
在孵化指导方面,竞赛主办方通过“AI+”孵化器,为参赛项目提供“一对一”加速辅导,帮助项目从创意到落地,从概念到市场,确保创新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商业价值。这些指导服务将涵盖从创业指导、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解读等一站式落地服务,到项目孵化加速后的成果转化对接,到项目落地后在税收、场地支持等方面的激励跟踪。
据悉,本次竞赛与参赛职工的职业发展深度“绑定”,竞赛TOP30选手不仅可以获得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及认证机会,还能获得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行业协会颁发的“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不仅如此,这些选手也将享受到快速落户、人才认定、创新创业支持、生活配套等服务措施,并在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五项评比”、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申报方面获优先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