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6|回复: 1

煤矿班组建设中的“豆腐账”难题能破解吗?

发表于 2024-7-6 09:29: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相信身为煤矿人的大家,一提到班组建设,必定倍感困扰。那么,咱们煤矿人为何如此排斥班组建设这项工作呢?
班组建设要求填写大量的表格,并记录各类数据,这些繁琐的任务极大地耗费了工人的时间与精力。比如,每天都得细致入微地记录工作流程、设备运行状况、安全检查情况等,这些记录密密麻麻,犹如一块块“豆腐账”。工人在井下辛苦劳作一整天后本就疲惫不堪,下班后却还得面对这一堆文字记录工作,着实令人苦不堪言。而且,这些账目要求极其严苛,哪怕一个小数点的差错都可能要重新填写,导致工人们常常为此熬夜。
再者,班组建设中的部分要求和标准过于注重形式,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为了达到这些形式上的标准,工人们不得不额外花费心思去应付,从而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的工作中。这让煤矿工人感到无奈和沮丧,他们内心渴望的是能够专注于实际的生产操作,而非在形式主义上浪费精力。
班组建设的考核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就拿设备维护记录来说,不仅要写明设备名称、维修时间、维修人员,还要详尽地描述故障原因、维修方法以及更换的零部件型号等。安全检查情况的记录更是复杂繁琐,要涵盖检查的区域、具体项目、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以及负责人等信息。如此的“豆腐账”,让工人们在井下辛苦劳作一天后,仍要继续与这些文字和数据打交道,往往感到身心俱疲。再如,每个月还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月度工作汇报。报告中要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找出设备运行的规律、能源消耗的趋势以及安全隐患的变化等。这就要求工人们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然而对于大多数一线煤矿工人来说,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上,要像专业的数据分析师那样处理这些账目,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甚至每个队组都安排一个专人负责做“豆腐账”,这意味着额外增加了人力成本。原本煤矿班组的人员配置是为了保障生产的高效运行,而现在却要专门抽调出一个人来处理这些繁琐且形式化的账目。这个人原本可能在生产一线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提高产量、保障安全贡献更多力量,却被束缚在堆积如山的纸张和数据之中。
而且,为了聘请这个专人,队组需要支付额外的工资、福利等费用,这无疑加重了队组的财务负担。从长期来看,这种投入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实际效益。一方面,专人做“豆腐账”并不能直接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或者增强安全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账目过于注重形式,对实际的决策和改进工作所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十分有限。
此外,这种安排还可能引发班组内部的不平衡和不满情绪。其他工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在一线辛苦劳作,而专人却只是处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工作,却能获得相同甚至更高的报酬,这会影响整个班组的团结和工作积极性。
另外,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给班组建设增添了一定的困难。新员工不断加入,需要重新培训和适应班组建设的要求,加大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这让煤矿工人感到不安与迷茫,他们担忧自己无法跟上频繁的变化和要求,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不确定性。
更糟糕的是,如今的班组建设很多沦为了面子工程。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并未真正起到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作用。这让煤矿工人对班组建设愈发失去信心,认为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形式主义。
还有,那些相关的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却未落到实处。工人们望着墙上的制度,却在实际工作中感受不到丝毫改变和助力,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班组建设的反感和抵触。
此外,基层员工对于班组创建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员工不明确班组创建能给自己和工作带来何种实际益处,自然而然对于班组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而且,班组之间还存在评比,看谁的“豆腐账”做得好,谁就能获奖。然而,这种评比的标准往往十分单一且片面,仅仅注重账目表面的工整、规范以及数据的详尽程度,却忽略了账目所反映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问题。
比如,有些班组为了在评比中胜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对账目进行精心修饰,甚至编造一些数据来让账目看起来更完美。还有的班组虽然账目做得漂亮,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评比的过程也缺乏公正和透明,评委往往只是根据提交的账目材料来评判,很少深入实地考察和了解真实情况。这就导致一些真正在工作中努力付出、注重实际效果的班组,因为账目不够“漂亮”而与奖项失之交臂。对于提升班组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可这种评比往往只注重表面的规范和完整,忽略了实际工作的效果和员工的真实付出,使得工人们为了获奖而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在账目形式上,而不是实际工作的改进上。
再者,班组建设的考核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考核过于严格、苛刻,一些细微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班组受到批评和处罚,这无疑给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度的压力使煤矿工人时刻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中,害怕因为一点小错误而受到惩罚,影响自己和班组的利益。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豆腐账”越积越多,如何妥善保存也成了一个难题。既需要充足的空间来存放这些账本,又要确保它们的安全,不被损坏和丢失。一旦需要查询过往的记录,就得在堆积如山的账本中费力地翻找,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这些“豆腐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生产情况和进行管理,但过于繁琐的记录和形式化的要求,无疑给煤矿工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或许现在可以通过优化记录方式、采用电子记录等手段,在保证必要信息记录的前提下,减轻工人们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6 10:03:43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