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7月7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3:22:1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

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分享了逐梦蓝天的故事。李广苏说,刚成为一名飞行员时,强烈的晕机反应曾一度让自己面临停飞。困难面前,李广苏没有退缩,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无论是成为奥运冠军前,还是进入新的备战周期,一年四季,她的生活基本都是在训练与比赛中度过。张雨霏说:“一周7天我们练6天,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训练,每堂课2至3个小时,一周11至12节课。”为调整好继电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一遍遍地练习。她在工作台放上秒表,调整一台继电器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一分钟,到半个月再缩短一分钟,变为一周又减少一分钟。半年后,柯晓宾成为同期中第一名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多年来,她手指间的水泡磨成了老茧,调整愈发熟练。

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从体育健儿在训练场上咬紧牙关再多坚持一会儿,到大国工匠甘坐冷板凳下绣花功夫提升技艺水平,再到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懈探索、厚积薄发,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坚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

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的是各种“速成主义”。在快节奏的社会,慢下来、静下心,保持干事的定力和韧劲尤为难得。然而,互联网上,不乏几天就学会某项技能的广告推送,有关“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一些年轻人中也有一定市场。受此影响,有人追求“短平快”,凡事求捷径;有人浅尝辄止,不肯沉心静气下一番功夫,最终只能蹉跎了岁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一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在历练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

也有人会问,明明自己下了功夫,却为何不见成效,或收效不大?问题可能出在方法上。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运动员、工匠,还是研究者,其中的佼佼者必定既勤奋努力又掌握了科学方法。对于年轻人来说,书本和实践都是学方法、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书海遨游,到一线历练,都能让人受益无穷。有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孜孜不倦的努力,方能干出一番业绩。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年轻人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孟祥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3:22:2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凝聚“上合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日前,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新形势下加强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和部署。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倡议主张,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了中国对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责任担当。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环顾全球,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应对好这一大变局,是各方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3年后,成员国增加到10个,“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覆盖三大洲26个国家,伙伴越来越多,合作基础更加坚实。踏上新征程,上合组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在团结协作中应变局、开新局,不仅关乎各成员国人民福祉,也对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习近平主席洞察发展“时”与“势”,辨析世界“危”与“机”,提出面对冷战思维的现实威胁,要守住安全底线;面对“小院高墙”的现实风险,要维护发展权利;面对干涉分化的现实挑战,要巩固团结力量。三点倡议超越文明冲突、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推动各方放眼长远,共同把稳上合组织发展方向,将上合组织打造成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依托。

为实现上合组织更大发展,让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习近平主席提出五点建议:建设团结互信的共同家园,始终遵循“上海精神”这一共同价值;建设和平安宁的共同家园,守住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底线;建设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携手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建设睦邻友好的共同家园,以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和平和睦;建设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发出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公正不要霸权的新时代强音。这些建议贯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体现了上合组织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平等互惠的合作之道、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包容互鉴的广博胸怀,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中国不仅是弘扬“上海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推动务实合作的坚定行动派。从提出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到承诺办好“反恐协作-2024”联合反恐演习等活动;从强调同各方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到宣布未来5年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青年赴华交流名额,中国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落实承诺,体现了面对变局的勇气与担当,为上合组织的合作走深走实注入正能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实现上合组织更大发展,是中国的努力目标,也是各方的共同心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期间,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宣言》,批准上海合作组织关于各国团结共促世界公正、和睦、发展的倡议,关于完善上海合作组织运作机制的建议,发表关于睦邻互信和伙伴关系原则的声明以及涉及能源、投资、信息安全等领域合作的一系列决议。会议正式批准白俄罗斯加入上合组织,决定由中国接任2024至2025年度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丰硕的会议成果,展现了上合组织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所说,上合组织已成为在“上海精神”基础上发展国家间关系的有效机制。高举“上海精神”旗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上合组织必将继续成长壮大,谱写合作新篇,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华社评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7 13:22:4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遥遥领先了吗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看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些网友把“遥遥领先”打在公屏上。

我们真的遥遥领先了吗?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自信自强;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自傲自满。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2022年末,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标志着这一技术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专利申请量。从此次发布的报告看,专利数量前十名机构依次为腾讯、平安保险、百度、中国科学院、IBM、阿里巴巴、三星电子、Alphabet、字节跳动、微软。十强榜上中国占6席自然令人骄傲,但掀起本轮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的美国OpenAI公司没有出现在该排行榜上,也足以让人冷静看出,排行榜仅供参考。当一些公司选择以商业机密的形式保留其知识产权时,就难以用专利申请量评价其真正实力。

算力、算法、数据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从算力看,全球前15名半导体厂商中美国占8家,在AI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英伟达是美国公司。从算法看,当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Transformer等经典架构为美国公司开发。从数据看,美国强调“跨境数据自由流动”“计算设施非强制本地化”等规则,增强了数据向美国企业和本土汇聚的能力。因此,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就实力而言,美国依然保持领先优势,不能仅凭专利申请量就得出中国遥遥领先的结论。

但专利申请量依然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在这个单项指标上的遥遥领先,展现了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早在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就首度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此后几年,这一优势不断放大。在另一个指标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方面,2013年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人工智能论文为117万篇,中国论文达36.8万篇,位列全球第一。

当然,专利和论文优势没那么快转化为市场优势。但即便看市场数据,中国也紧随美国之后,居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方阵”,相较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具有显著优势。《2024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近3万家,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量已达1328个,美国占比最多、达44%,中国占比为36%。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独角兽企业有234家,增加37家;其中,美国120家,中国71家。

尤其要看到的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初期,而应用场景、人口规模和产业集群效应等拉动新兴技术普及的关键要素,正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突出、潜力巨大,一方面在垂直领域和应用场景重点发力,抢抓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倡导国际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坚持智能向善、促进公平普惠。

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当代的重大科技创新,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发展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余惠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7 15:16:09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