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59|回复: 6

[过往话题] [参论]企业以人为本,你体会到了吗?

发表于 2011-8-13 10:22: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版主按】以人为本是企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尊重、关心、理解企业员工的全面需求,是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说一千,道一万,“以人为本”如果只挂在嘴上,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企业员工不喜欢“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的虚幻,只求认认真真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当然,能够做好人、做成事,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员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兴旺发达,最担心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果企业管理者在盯着效益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是否心情舒畅;在盯着企业知名度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是否爱厂如家;在盯着企业能挣多少钱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收入多少,那么,企业职工就觉得企业是以人为本了。本周话题,请您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您对“以人为本”的认知和感受。

企业以人为本,你体会到了吗?来稿请以新帖形式发到企业事评版块,肯定的请在来稿标题前加[正方]字样;反之加[反方]字样,并请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时间:2011年8月19日周五晚12时。



相关新闻:

管理者:您关注员工心情吗


  说一千,道一万,“以人为本”如果只挂在嘴上,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我们班组员工不喜欢“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的虚幻,只求认认真真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当然,能够做好人、做成事,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我们都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兴旺发达,最担心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果企业管理者在盯着效益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是否心情舒畅;在盯着企业知名度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是否爱厂如家;在盯着企业能挣多少钱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收入多少,那么,班组职工就觉得企业是以人为本了。
  在盯着效益的同时能关注员工工作是否心情舒畅——我们班组员工觉得,每天上班心情好,工作干劲就足,干起活来思路清晰、有创新灵感,这状态无论是对产品的产量质量还是对人机安全都是一种保证。当然,职工的好心情主要来自企业的大环境和班组的小氛围,而各级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自然是企业大环境和班组小氛围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班组员工往往会从领导是否听自己说话、是否帮自己解决难题、是否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方面,来判断是否关注自己。一个觉得自己对企业对班组很重要的人,心情自然好,责任心自然强;反之,一个觉得自己在企业在班组都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心情自然很糟,工作自然没劲头。许多企业管理者常常深入到员工中间,询问员工的工作、学习及家庭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困难员工消除一些生活烦恼,从而让员工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这就是管理者想通过自己对班组员工的关注来创造企业大环境、让员工快乐工作的典例。当然,员工每天的好心情还来自企业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这都是管理者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在盯着企业知名度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是否爱厂如家——诚然,企业知名度高,产品销路就好,效益也跟着“水涨船高”。但别忘了一句今天依然很经典的古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企业是舟,员工自然是水,员工爱厂如家,企业之舟自然乘风破浪、所向披靡;可如果员工不与企业凝聚在一起,不拿企业当自己家,那么,企业之舟一遇风浪,便有翻船或沉船的危险。所以,管理者不仅要打造企业知名度,更要想方设法去凝聚人心,用爱员工之心换取员工爱企业之心,如果我们管理者的心始终放在这样的“大爱”上,那么,我们天天说的“以人为本”就不再是空中楼阁,质量、品种、安全、环保、低碳、绿色就能一一跟进。
  在盯着企业能挣多少钱的同时能关注员工收入多少——我们班组员工认为,以人为本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员工生命、生活与自身家庭的发展有制度保证。“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现“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家如此,企业更是如此,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创效自然员工收益,可如果企业创效了,员工收入却是多年一贯制,那么,员工心态自然就会不平衡,工作积极性也就会大打折扣。说这些并非是我们班组员工眼睛盯着钱,而是希望企业管理者能实实在在地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需求做事,拥有关心员工与关心企业不矛盾的境界。企业有效益,员工薪情也要随之水涨船高,让班组员工在为企业的奋斗中看到自己的成果并有所收获,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员工开心呢?
  所以说,对职工的关爱度决定着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和挖掘生产潜力的深度,我们班组员工希望能跟着关爱员工的管理者做事,能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中工作、成长。(胡锡成 孙荣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5:02: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20:45: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16:11:14 | 查看全部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
在商界中活跃着这样的人,他们出身草莽, 却开创了一个企业家的时代,他们从来不曾充当道德的传教士。然而却让中国多少个家庭从贫穷到富有,从物质小康到精神小康。
今天我方正是站在一个无比鼓舞的经济时代,用无数的事实告诉大家,企业发展应该以人为本。
首先我们来分析两个概念:第一就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为己任的人民政府部门,要想让企业盈利,归根结底要做好两件事,其一就是满足社会的需求的价值,也就是市场需求,其二就是创造价值过程中实现较高的效益,或者降低成本。企业靠什么来创造价值?怎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人员,技术熟练的工人等等 他们都是企业必须发展的人才,拥有人才的企业才能实现盈利,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企业用人时首先要考虑此人是不是人才。第二企业发展以人为本,所谓的人就是在某一行业某一工作岗位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所以企业发展以人为本,是要尊重社会分工需要,在岗位上先用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让精于财会的人去理财,让精于营销的人去开疆拓土,让每一位在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凭借知识水平,操作技术手段,能者入选,以人为先,操作性强,时效性好,若以德为先,哪个老总能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判断出有德还是缺德呢?才是脊梁,有了它的支撑,我们才会站得直,才是有利的武器,有了它竞争才会先人一步,失意时我们才有东山才起的资本,政以才治,业已才兴。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永续经营,能够确保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得以弘扬。在张瑞敏先生的办公室中挂着一幅书法,是他讲过的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足以可见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一不小心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灭亡。就像千年前的楚汉之争,天下之才不归楚就是归汉,不为项所用的陈平、韩信,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用之才为王,不用者为寇。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说,阿里巴巴的最大财富在于其创始人马云,他拥有大胆的想法,怀有远大市场目标,以及对商业的高度敏感性,正是因为此,马云才打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才引领一批人成为百万富翁。就拿近的来说吧,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众多酒精厂倒下去的时候,我们天冠却能够一支独秀呢,正是我们在每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能够涌现出独具慧眼的人才,用知识、用技术、用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力挽狂澜,使企业渡过难关,立于不败之地。这一切不正说明了人才对于企业的独特意吗?一个人就可以创造一个神话吗,没有人才一个个传奇如何演绎,没有人才,再美好的愿望也只是一场美丽的独角戏而已。古人云: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困君子以厚德栽物。这是我们的祖训,我方也从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但是倘若将今天的辩题放在企业用人的语境中来讨论的话,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企业用人的成本、效率和收益,而同时,在用人的各个环节又要保持其可用,实用与好用。
今天如果企业用发展不能以人为本,如果人的才能不能切实的转化为效益和生产力,如果企业所用之人上马不能创天下,下马不能定太平的话,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憧憬的商业蓝图,永远只是蓝图,道德将成为虚幻的泡沫,一切理想主义的价值都将无从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16:18: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20:44:25 | 查看全部

回 3楼(新月20111) 的帖子

请以新帖形式发到企业事评版块,并在标题前加[正方]或[反方]字样,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21:00:57 | 查看全部
谢谢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