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2025年呼和浩特市饲草种植基地力争突破300万亩

发表于 2024-7-14 08:2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13日电 (记者 张林虎)“2023年,呼和浩特市已建成优质饲草基地145万亩,今年要扩大到160万亩,提供400万吨优质饲草料,饲草自给率稳定在80%以上,同步将170万亩盐碱地改良为饲草种植基地,到2025年,饲草种植基地力争突破300万亩以上。”13日,在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副市长马丙全如是表示。

图为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摄
  13日,以“汇聚全球智慧、共创草业未来”为主题的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链企业代表等相聚敕勒川草原,共论草业发展。
  内蒙古拥有12亿亩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7.2%,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系统治理,“草”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2023年,内蒙古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6.5万亩,年制种能力突破500万公斤,人工饲草种植2172万亩,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草产业链产值达802.1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依托资源优势,从源头抓起、从全链条布局,经历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奋进历程,实现了乳产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
  “我们培育了蒙草、正时等上下游超过300家知名草企。2023年,全市林草总产值达85亿元,相比2022年增长2.58倍,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马丙全说。

图为敕勒川国际草业大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摄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集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32家科研院所和85个科研团队,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集“育种、扩繁、栽培、加工、利用”于一体的草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体系已经形成。
  “呼和浩特市还制定了扶持草业发展政策清单,实行‘草畜一体化’奖励机制,从饲草料基地建设、优质种源培育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2023年发放饲草种植补助近2亿元。”马丙全说。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依托正在创建的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草种质资源收集、精准鉴定与评价、草种质创制与高效育种等核心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力争在平均亩产、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等重要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我们要在生态修复种子包、优质饲草料产品、人工草地改良、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业态中,深化拓展应用场景,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呼和浩特‘草业样板’。”马丙全说。
  会上,“风电光伏+治沙”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项目、国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大数据平台、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
  据悉,此次大会由正在创建的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与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分享先进技术和成果,把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提升我国草业全球影响力。(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