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39|回复: 0

我要读一辈子书 (陈革宁)

发表于 2011-8-15 07:0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年04月27日 15:35:48  来源:新华网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文化大革命”制造的文化沙漠中度过的。
    那时候,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外,再想读别的书,可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尤其是在我所处的那样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简直可以说是几无可能的事情。
    外婆和舅舅有限的那几则民间故事听得我的耳朵都起趼了。我四处翻腾着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东西,最后,终于在外爷家屋棚上堆积如山的陈年烂货里发现了一处“粮仓”——在一个烟熏土埋得黑糊糊的纸箱里,齐整整地存放着舅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中学时的课本,还有一套厚厚的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一本苏联小说《双铃马蹄表》和一本繁体竖排的马克·吐温的《在密士失必河上》。由于存放多年,这些书都已发黄,看上去很陈旧,有的没有了封面,有的被老鼠咬了洞。但对我而言,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呵!尽管书上有过半的字我都不认得,但我还是读的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我将舅舅的书据为己有,连同舅舅给我买的连环画、小姨订阅的《甘肃红小兵》一起,拥有了我的第一批藏书。
    中学毕业,回乡参加劳动后不久,我的那个“书柜”(家里为我做的结婚用的大板箱)里就摞满了齐齐整整的书。
    有啥办法呢?大学虽说没有考上,可我却不能离开书。衣裳我可以少穿一件,书却不能不买来读。我是个农民的儿子,又做了农民,可谁能说读书仅仅是大学生、知识分子的专利?
    从学校回家的第二年,有一次,我给人家干小工挣了六块钱,这六块钱我提前十几天就做好了计划,要用它买一双鞋穿。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脚趾头亮在眼皮底下总觉着不舒服呵!领了钱,往商店走,经过邮电局门口时,看到一张征订广告,凑过去一看,《农村青年》绘声绘色地召唤我,于是我丝毫也没犹豫,把六块钱递到邮局人员的手里,换回一张订阅收据和几枚退找的硬币。虽说脚趾头只得又再受几天委屈,可我的心里却透着一股淡淡的甜。
    在镇上、在县城读中学时,家里每星期给我一两元的零花钱,别的同学都去校门口的小饭铺里“改善生活”,我却每周要挤出三五毛钱,星期六回家路过书店时买上一本或厚或薄的书,拿回家压进书柜,等假期里再看;回乡后,每次上街、进城,我总要到书店里去转转,出来时手里总拿着书。有一年冬天,到县城去赶物资交流会,在县城书店里光顾了买书,下午要回家,到了车站买票时才发现衣兜里只剩下了两毛钱,急切之际,看见车站门口有个摆摊写数的,如能从一写到四百而不出一丝差错,便可挣到一元五角钱。我硬着头皮冒着写错的危险去写了,结果竟然挣到了一元五角钱,才没有去蹲车站的长板凳给叫花子们做伴。
    书是一块磁石,而我就是一块铁。书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我无法摆脱它的诱惑。书让我认识着世界,省悟着人生,书也陶冶着我的性灵,升华着我的思想。因为读书,我平淡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富丽堂皇。
    我要读一辈子书。(陈革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