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博物馆文创店成“最后展厅” 吸引公众带“文物”回家

发表于 2024-7-21 06:4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社杭州7月20日电 题:博物馆文创店成“最后展厅” 吸引公众带“文物”回家
  作者 曹丹
  白里透粉的敞口杯身,青色的修长手柄,杯面有几抹裂纹和几处缺口……近日,以浙江杭州博物馆“影青釉里红高足杯”为原型的一款冰箱贴在社交平台火了。“这是一款符合现代审美的高足杯。”博物馆爱好者林女士20日在杭州博物馆一楼文创商店排队购买时说。

杭州博物馆馆藏的“影青釉里红高足杯”。 曹丹 摄

  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玉琮王”,到唐代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再到元代《富春山居图》……当下,社交平台上“跟着文创产品逛博物馆”“收集所有朝代的冰箱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藏”等话题热议不断。年轻人热衷于在各类话题下“打卡”分享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扩大属于自己的“文物”版图,为“文博热”再添一把火。
  “高足杯是典型的元代游牧民族生活中的饮酒器,这款高足杯融合了影青与釉里红两种施釉工艺,杯身部分的‘白里透红’是元代工匠以铜元素为着色剂在瓷胎上进行绘画后,一次性烧制而成。”据杭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符合文物的原始审美,其新出的这款冰箱贴也均为师傅手工上色,深受大家喜爱。
  当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将文创商店与文化产品的展示空间看成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打造富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公众把“文物”和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一起带回家。
  “高足杯修长的手柄便于元代人系于腰间或挂于马背,不管游牧或坐卧,均可随时用来喝奶浆或饮酒。”林女士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后解释说,大碗饮酒、饮茶,对处于劳顿中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慰藉,“这款高足杯尽显古人生活的潇洒恣意,百余年后的当代年轻人亦是如此”。
  除了凭借颜值“出圈”,富有创意、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也让年轻人爱不释手。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北宋铜龙。 曹丹 摄

  “这款‘加油铜龙’毛绒挂饰的设计灵感来自我馆馆藏的北宋铜龙,其一只前爪向前弯曲,仿佛在为大家加油助威。”据浙江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其今年初推出的龙年系列产品,“同期还推出了一款以东晋时期‘瓯窑青瓷牛形灯’为原型的牛型毛绒挂件,被网友称为‘浙博显眼包’”。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在这款牛型毛绒挂件后留言评论——“一天天使不完的牛劲!”从而引发更多网友的好奇,纷纷前往浙江省博物馆了解这款1600多年前的东晋“手电筒”到底长什么样。“95后”设计师魏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以前不太关注历史文物,但是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吸引着我走进博物馆,让我有机会与千年前的指尖匠人‘对话’。同为设计师的我在橱窗外产生了情感共鸣,精益求精是每一代匠人毕生的追求。”魏先生在近距离观察“瓯窑青瓷牛形灯”后如是说。(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