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沈佳慧报道 今年三伏天将持续至8月23日,合计40天,与去年一样,是“超长待机”三伏天。
“这段时间,不仅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也是人体养生的关键期。”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王翀敏表示,此时应遵循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智慧,科学养生能够帮助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享受夏日的清凉与健康。
合理饮食,清热解暑
三伏天,人体容易出汗,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加快,因此补水成为首要任务。王翀敏建议,应分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爽口开胃的蔬果,如黄瓜、苦瓜、西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不仅口感清爽,还能起到补水降温的作用。王翀敏告诉记者,绿豆、冬瓜等食材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养生。此外,老年人、儿童和脾胃功能虚弱者可以食用一些粥来补气清暑,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等。
调整作息,固护阳气
三伏天昼长夜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王翀敏提醒,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合适的睡眠时间为晚上22:00至23:00入睡,早上5:30至6:30起床,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同时,适当午休也能帮助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作息上,还要避免贪凉。过度吹空调、喝冷饮会使人体表面温度骤降,血管骤缩,毛孔关闭,体热无法散出,容易引发感冒、头痛等症状。”王翀敏说,近期接诊了不少因吹空调导致面瘫的患者,建议将空调温度调至适宜范围,避免直吹面部,使用风扇时也应保持一定距离,并尽量让风力柔和。
顺应天时,护养阳气
“三伏天还是进行‘冬病夏治’的绝佳时机。利用三伏灸等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药物贴敷、艾灸等方式刺激人体穴位与经络,激发体内阳气与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王翀敏表示,根据个人体质与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也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三伏天虽然炎热,但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就能避免中暑。微微出汗有助于体内暑湿邪气的排出,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