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1

烈日蒸腾迎大暑

发表于 2024-7-22 13:4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4年07月22日 第A4版)



  □矫友田
  大暑,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热中之热的“中伏”时期。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此时期的日平均气温就都在30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的酷热天气也不鲜见。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特点最突出,雨水多、湿气重、气温高,一般晴天的日子,人似在火堆旁,火烧火燎的。但遇雨过转晴,又似坐闷罐,更加难熬,动辄便会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的时候。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当然,最热的“火炉”,要属新疆的“火焰山”——吐鲁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气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曾旅居新疆的清代诗人肖雄在他的《西疆杂述》诗集中写道:“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由此可见,“火焰山”的美称的确名不虚传。
  每年大暑节气将要结束前,也就是在立秋节气之前,大雨较多,夏天的暑气闷热现象也随之逐渐好转。所以,古人将这一自然规律变化归纳为“大雨时行”,作为大暑节气三候的候应。
  大暑时节,天气到了最炎热的时期,各种喜温农作物也到了生长最快的季节。但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因此,在当地民间有“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之说。
  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进入花铃期,大豆开花结荚,都是需水高峰期,遇旱易导致落花、落铃和落荚,要注意灌溉补水。黄淮平原的玉米已经拔节孕穗,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需要根据水分多少的情况及早灌溉,严防“卡脖旱”的危害。“三伏不受旱,一亩收一担”的农谚,便形象说明了伏天雨水对作物增产的重要性。冀北高原、冀北山地和秦唐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增加,要注意防汛,预防山洪暴发、泥石流和洪涝灾害,并适时做好塘库蓄水和局地排涝工作。
  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习俗里面,最终几乎都落脚在一个“求吉辟凶”的目标上面。在浙江台州沿海有大暑送“大暑船”的习俗。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在台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相传在数百年前,台州沿海一带,常常有疫病流行。尤其是每年在临近大暑时,疫病流行最为严重。世人认为,这是由五名凶神所导致的。于是,人们筹资修建了“五圣庙”,并选定大暑为祭祀日,以祈求“五圣”驱病消灾,保一方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送“大暑船”的习俗。
  在旧时,送走 “大暑船”之后,民间通常还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五圣庙戏台则要上演大戏,短则三五天,长达十天甚至半月,以示喜庆。看戏的群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除了送 “大暑船”这一隆重的祈福消灾仪式之外,在古代的农村地区还有“烧伏香” “喝伏茶”和 “晒伏姜”的习俗。所谓烧伏香,就是广大农民们选择在大暑这一天去庙里上香,祈祷风调雨顺。
  大暑所在的农历六月,正值荷花盛开的时节。此时,无论是在河塘里,还是湖泊处,经常能够遇见荷花的丽影。那一片片深绿的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在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的生日,因此六月也被称为 “荷月”。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已经有了大暑节气赏荷的习俗。旧时,在我国民间的许多地区都有盛夏赏荷的习俗。北京、天津、杭州、南京、苏州、济南等,都是著名的观荷之地。
  民国李根源撰写的 《吴郡西山访古记》中,记载了大暑时节苏州人观荷纳凉的情景:“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韩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乳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而极矣。”
  大暑时节,人们在赏荷消夏的同时,长辈们通常会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为榜样,对孩子们进行谆谆教诲,使其从小懂得做人的品德。寓教于乐,消暑与教子两不误,不愧为盛夏的一大雅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3:48:45 | 查看全部
烈日蒸腾迎大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