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赵,你来‘示范’,让大家‘找茬’。”随着中国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技能竞赛金牌教练翟洪志的一声令下,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70176队队员开始模拟起了“扳手砸到腿导致磕碰”的“事故”。
“这一开始就不符合规范,扳手没放在指定位置,容易出现滑落。”“应该先进行安全检查后再操作。”……听着队员们七嘴八舌地指出“事故”的原因和症结所在,70176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张宗博在旁边听得直点头。“安全培训组来的这一周,可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大家都说学得特别快。”张宗博说,“‘送培训到现场’很有必要,跟看PPT差别太大了。”
张宗博口中的“安全培训组”,是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为提高全体一线职工技能水平特别设立的。培训组抵达钻井队后,首先了解队伍的人员构成、近期工况,随后分头进班组、跟班会、盯巡检,并填写调研报告,采用“17项必修+15项选修”的方式灵活制订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契合队伍生产实际情况,培训覆盖面达100%。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培训组专门设置了“情景还原”演练项目。“比如器械伤人案例,让职工先来遍错误示范,然后大家开始‘找茬’,挑出有哪些错误,然后再演示一遍正确的。”翟洪志表示,“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跟玩游戏一样,更专注了,培训效果也特别好。”
“培训组由5人组成,有集团公司技能竞赛冠军以及冠军教练,还有公司的技术明星、岗位能手。一方面他们常年在各市场一线队伍,熟悉职工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他们技术过硬,在授课方面也经过系统培训,能把事儿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这对职工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通过手把手、一对一的现场教学,实现陋习当场改,隐患当场消,打牢安全生产基础。”第一钻井公司安全总监刘艳宁说。
截至目前,安全培训组已先后到公司驻扎在青海、四川、大庆等地的20余支钻井队开展现场培训。“培训组很受职工欢迎,有了他们的讲解,职工吸收知识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而且队上的兼职教师还能跟着学艺,对后续做好队伍的日常培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张宗博表示。
本报记者高竹君 通讯员张雯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