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0|回复: 1

【助力写作】古诗词十三种常用句法

发表于 2024-7-27 10:21: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醉是侠风骨

1、问答
问答句法在古诗中常用来构建对话感,增强表现力。如:“谁其获者妇与姑?何日东归花发时?”这里直接提问“谁获得了这些(比如猎物或收成)?”,并期待“何时能东归,在花开之时?”的回答。类似的例子还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当对
当对句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意象来强化表达。如:“白狐跳梁黄狐立?妇女行泣夫走藏。”这里白狐与黄狐的活跃对比妇女的无助与丈夫的逃避,形成鲜明对比。又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上三下三
这种句法将句子分为上三字与下三字,形成节奏感。如:“凤凰乐(奏)钧天曲,鸟鹊桥(通)织女河。”描述了凤凰奏乐与鸟鹊搭桥的美好场景。类似的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上四下三
与上三下三相反,上四下三将句子分为上四字与下三字,如:“金马朝回门似水,碧溪天远路如年。”以“门似水”和“路如年”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归途的漫长。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上呼下应
上呼下应句法中,前句提出一个意象或情感,后句则进行呼应或深化。如:“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前句写花被雨润湿,后句则以水荇随风摇曳相呼应,形成和谐画面。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上应下呼
与上呼下应相反,先给出背景或氛围,再由下句具体描绘。如:“素鏈抹林云气薄,明珠穿草露华新。”先以“素鏈抹林”描绘环境,再以“明珠穿草”细化景象,展现清新之美。

7、颠倒错乱
颠倒错乱句法故意打破常规语序,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但颠倒后更显诗意与韵味。类似的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8、言颠理顺
虽然语序有所颠倒,但整体意思仍然通顺。如:“海岸夜深长见日,寒严四月始知春。”虽非正常时序,却表达了特殊地理位置或心境下的独特感受。

9、直书句
直书句直接陈述事实,不加过多修饰。如:“郑县亭子涧之滨,一去三年竟不归。”简洁明了地叙述了离别与未归的事实。

10、两句成一句
两句诗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屡将心上事,相与梦中论。萧萧千里马,个个五花文。”前两句言心事重重,梦中相谈;后两句则以千里马和五花文马为喻,暗含壮志未酬之意。

11、上二下五
句子分为上二字与下五字,如:“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前短后长的句式,使表达更为紧凑有力。

12、上五下二
与上二下五相反,如:“杖履叹世者谁子?中天月色好谯看。”前长后短的句式,则带有一种悠长的意味,引人深思。

13、上六下一
句子分为上六字与下一字,如:“微红几处花心吐,嫩绿谁家柳眼开。”这种句式在古诗中较为少见,但同样能带来独特的韵律感和画面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7 10:21:51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