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回复: 0

体操男团遗憾丢金,“宽容失败”也是观赛必修课

发表于 2024-7-31 22:10: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4-07-31 14:17
  作者:然玉

  在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体操项目男子团体决赛中,由邹敬园、刘洋、肖若腾、张博恒、苏炜德组成的中国男子体操队,以259.062的团体总分获得银牌,日本队以259.594分获得金牌。在前五个项目中,除了苏炜德在跳马上出现一些失误外,其他队员都发挥正常。赛后,两次掉杠失误的苏炜德向队友们表达了歉意,表示因为他的失误没有拿到金牌,对不起队友的努力。

  胜败乃兵家常事,褒贬乃人之常情。中国体操男团与冠军失之交臂,面对此情此景,网友不免唏嘘“遗憾又心疼”,而肖若腾也是颇多感伤,“我也接受不了,我很混乱”“但生活总是这样”。意难平的一战,两次掉杠的苏炜德,难免会被投诸风暴中心。须知,相较于失误、丢金的巨大打击,汹涌的网络舆论,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毁伤力。

  作为评分制、相加制的团体比赛,每一次失败的“责任人”都会被找到。这是赛制使然,也是此类比赛的残酷性之所在。体操团体赛,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个体队员的表现会被放大呈现,其几乎是在全球观众的注目下,一帧一帧、慢动作式完成自己的动作,加之即时的打分反馈,压力可想而知。而同样是团队赛事,足球、篮球等赛场上,很多队员的个人“表现”则是消融于球队的,他们不会得到这种高强度的曝光和检校。

  而需要说明的是,体操本身就是个相对“高失误率”的项目,无论是名宿还是小将,“失误名场面”都可说层出不穷。所谓“罕见失误”,也许也并没那么罕见,这是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时,一个应有的认知前提。

  对于体操比赛中的失误者,特别是发生低级失误的运动员,并不是不可以批评。但是,这种批评,理应是就事论事、有理有据的,而非扩大化、无限化;这种批评,更多应该是专业性、业务性的,而非是一般性的话语攻击、情绪宣泄。当下,某些网友热衷于羞辱谩骂、私信滋扰、“抱团出征”,这已然超出了批评的范畴,而有滑向网暴的风险。没有理性的胜负观,没有对失败的必要宽容,以“成王败寇”的功利视角解构体育赛事,这种极化的观赛文化,消解了体育的魅力、扭曲了体育的本质。

  “一场论”“一竿子打死”,丝毫无助于运动员的成长。体育赛事,不是玩丛林游戏的修罗场,而应该是一个传递勇气、彼此激励的大舞台。(然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