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24-8-7 17:19:46
|
查看全部 
| 03 
 修三心,收敛神志
 
 《金匮要略》曰: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以立秋为始,此后三个月里的六个节气、十八个气候里,万物渐次成熟,趋于收敛。
 万物只有收敛,才得以丰收;人只有收敛,才得以精进。
 
 我们要想真正的精进自己,就要从“修养三心”开始:
 
 1. 放下我执,修从容心
 
 《内经》曾言:
 “秋三月,此谓容平。”
 
 所谓“容平”,意为“容纳、平和舒顺”。
 
 既表明了身体要收敛阳气、容纳能量,平和地分配好各类能量,让体内循环保持平衡,最终达到舒顺的效果。
 
 也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太多的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就像草木必须经历盛夏的暴晒和秋天的凋零一样。
 
 与其对不如意的事悲悲戚戚、念念不忘,不如学会放下。
 
 尝试容纳生命中所有的好与坏,平和接受一切得失和聚散。
 
 如此,才能和草木一样,将命运赠予的体验,化为灵魂的滋养,收获更加丰盈的自己。
 
 2. 放下浮躁,修素简心
 
 《菜根谭》上说: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与人相交,应有几分肝胆相照的侠义之气;
 
 与己独处,要留一点天真无邪的素简之心。
 
 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立秋警戒世人的道理。
 
 秋天,既是一个删繁就简的季节,也是一个摒弃浮躁的阶段。
 
 这时的我们,要像树木落掉树叶一样,慢慢褪去身上的浮华和急躁。
 
 修得一颗素简之心,涤荡自己的灵魂。
 
 进而在人生至味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3. 放下贪欲,修清净心
 
 《摄养诗》中劝道: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最好的养生,不在于昂贵的药材,而在于少思寡欲,修得一颗清净之心。
 
 正如布袋和尚曾所言: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大道至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感受到多少。
 
 与其汲汲营营,背负着一个又一个的布袋艰难前行;
 
 不如放下贪欲,回归生活的本真,自在享受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时值立秋,岁过泰半。
 
 面对渐起的西风,比惆怅失意更重要的,是欢悦庆贺。
 
 努力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囿于境,养好身体,同万物走向成熟素简;
 
 不乱于心,养好心性、汲取大步向前的力量。
 
 ▶作者:有书聆音,有书原创作者。来源:有书(ID:youshucc),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微信大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