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健身圈”

发表于 2024-8-8 14:4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健身圈”

阅读提要

推进全民健身,公益性、实用性场馆唱主角。避免“太贵了去不起”,避免“盲目建设,利用率低”,避免“只建不管,最后废弃”,让公共体育设施惠及更多普通人。

武汉今年将继续新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新建社区体育中心(广场)30个,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建设体育设施100处以上;黄石市13家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全年都将纳入免低收费范围;十堰市体育中心、十堰奥体中心发放市民健身消费券10000张……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不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举措正在各地推进。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大众体育热潮的兴起,从城市到乡村都积极修建体育场地设施。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23年全国体育场地达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首次突破40亿平方米,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89平方米。这些年,湖北加大体育场馆、场地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湖北发展所处的全国方位来看,人均2.9平方米还有提升空间。

解决“去哪儿健身”的问题,是推进全民健身的基础。除了关注场馆、场地数量增加,结构优、分布均匀、利用率足也是重要方面。中心城区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更好解决体育场地的增、改、扩?远城区如何做好体育场地建设规划,实现更优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乡镇如何解决体育设施、健身器材配备不足,受益群众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推动全民健身,仅看到场馆、场地面积增加还不够,更要深入进去,将这项工作做实做细。

推进全民健身,公益性、实用性场馆唱主角。很多人都希望能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动起来”,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体育锻炼。湖北以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抓手,将县市城郊体育公园建设、山水园林健身步道建设、城市社区健身运动中心建设、美丽乡村健身长廊建设有机结合,持续完善项目功能布局,这些新改建的绿道、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成为市民日常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没有”“多不多”,转向“好不好”“实不实”,正是要充分利用城市边角料、空场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细分需求,增加多元供给。把好事办好,避免“太贵了去不起”,避免“盲目建设、利用率低”,避免“只建不管、最后废弃”,让公共体育设施惠及更多普通人。

从贵州“村超”“村BA”的火爆,可见全民健身、大众体育有着广阔空间。建场馆、扩场地是重要基础,把场地用足,把赛事搞活,把热情燃烧,探索大众体育更有生命的运行机制,做好全民健身与地域文化、城市生活之间的连接,推动文、体、旅一体发展,更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命题。(艾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