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儿童智能手表要守好“童心”

发表于 2024-8-8 14:49: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儿童智能手表要守好“童心”

“碰一碰加好友”、高清可旋转摄像头、刷短视频、玩游戏……儿童智能手表功能日益丰富,俨然成为时尚单品。然而,儿童手表“卷”出新花样,令家长对“智能过头”心存担忧。

本来,家长给孩子配备儿童智能手表,主要是为了定位、打电话、看时间等,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孩子的安全。但如今,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智能”,可以拍照、聊天、视频通话、加好友、发朋友圈等,甚至还可以玩游戏,俨然变成了一部手腕上的手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这意味着,随着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智能,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儿童智能手表“智能过度”,的确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一,因为功能越来越多,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孩子们心智不够成熟,容易沉迷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视力和学习;第二,频繁地使用社交、玩游戏等功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第三,若是陌生人通过添加好友、社交互动等功能对孩子进行诈骗、骚扰,的确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这些现实,都不容忽视。

儿童智能手表,是为了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便利,而不是带来隐患。缘于此,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也一直在完善。除202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儿童手表》外,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也提出,儿童手表制造者需要考虑在监护人控制应用程序中设置足够的功能,以确保监护人能够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特定操作进行适当控制,如交友功能、应用内付费、内容发送等操作。这些积极的规范需要严格落实到位。

为了避免儿童智能手表“过度智能”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一则,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与规范,通过强制性的标准而不是倡导性的标准,从源头上进行防范,一旦发现问题,则要保持“零容忍”的姿态;二则,对商家而言,应扮演好“守门员”的角色,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儿童智能手表回归手表的定位,而不是手腕上的手机;三则,对家长而言,同样应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并进行定期检查,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四则,对学校而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更加注重培养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避免他们沉迷智能手表。

总之,儿童智能手表要避免过度智能化的倾向,要回归本心、守好“童心”,让其真正成为孩子和家长的好帮手。唯此,儿童智能手表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龙敏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