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中美青少年共度七夕:友谊和理解将跨越差异

发表于 2024-8-11 08:30: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社石家庄8月10日电 题:中美青少年共度七夕:友谊和理解将跨越差异
  作者 赵丹媚
  8月10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手拿折扇,身穿明制汉服的爱丽斯(Alise Marie Grady)正在中文课上和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学生张祺敏一起搭档演绎新“牛郎织女”故事。
  当日,作为中方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一部分,美国艾奥瓦州中学生“友谊传承”研学团师生25人来到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中美学生共度七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8月10日,美国学生体验穿针“乞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我觉得中国的七夕很浪漫,像美国的情人节可能没有太多故事,只是一个庆祝爱情的日子,我喜欢这种牛郎织女的故事,能了解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爱丽斯说。
  “传统七夕节主要表达的是女孩对美好感情的追求,同时祈求心灵手巧。”相比西方,中国学生靳泓宇认为中国情人节对爱情的表达更含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对七夕节有了简单了解后,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爱丽斯在课上还学会了这句表达爱情的诗句。“感谢我的搭档,她教我很多,在课上她鼓励我多展示中文,还帮我拍照。”爱丽斯欣喜地摸着自己的汉服,并和搭档张祺敏拍照留念。

8月10日,中美学生展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剪纸作品。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吟诵古诗名句,体验穿针“乞巧”,中式浪漫也感染了美国老师凯伦(Karen Catron)。在书法老师指导下,她尝试着用毛笔写下“七夕快乐”四个汉字。“美国和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会互送礼物,不同的是,美国的情人节除了表达爱意,也表达友谊。”
  说起中美学生有何不同,凯伦选择用今天新学会的中文“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来阐释。“从表面看,学生们是有差异的,但当他们开始交谈、玩耍,一起去做一件事时,他们又是如此相似。”
  凯伦一直叮嘱学生们要用心感受中国。“文化差异会带来有趣的现象,而他们彼此间的友谊与理解,将跨过这些差异。”(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