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回复: 0

围绕优化居民衣食住行 北京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发表于 2024-8-11 13:50: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围绕优化居民衣食住行,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绩亮眼。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中心城区通过新建和错时共享新增停车位1.4万个,完成全年300个养老助餐点建设任务,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5个。
  医院学校布局不断优化
   上半年,北京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力有序有效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86家,加快推进6个物流基地和4个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改造升级,其中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顺利承接八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功能,1024家商户平稳转移、接续运营。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实现开诊;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已完工,预计年底前投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新院区、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
   推动更多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外布局,黄城根小学大兴西红门分校预计今年完工;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育才学校长阳分校落地房山长阳;北京第三实验学校已实现开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持续推进核心区降密提质,围绕白塔寺等重点区域完成申请式退租1300户,有力推动古都风貌恢复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完成14家住宿业整治提升,北京华侨夜泊君亭酒店采取修旧如旧方式,在保留原华侨饭店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全新亮相。
  建设便民生活设施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逛得舒心,上半年北京完成300个养老助餐点建设任务,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51家养老驿站转型升级为可市场化运营的社区餐厅;西直门商圈、怀柔新城商圈、平谷万德福商圈等加快焕新升级,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5个,让家门口的菜市场、街道边的商超、路口旁的公园触手可及。
   为切实改善居住环境,东城望坛棚改项目1300余户居民实现回迁安置;完成300余处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功能性恢复与再利用,其中24处用于建设社区活动中心、物资储备等便民设施。
   交通出行备受关注。结合老旧厂房和低效楼宇改造、街区更新等,深入挖掘新建停车设施潜力空间,中心城区通过新建和错时共享新增停车位1.4万个。“北京静态交通共享停车”微信小程序上线,居民可在线办理共享停车服务。海淀区创业路、通州区台湖西路完成绿化补植、路面修复等综合治理提升,为市民营造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人的城市空间。
  夯实城市绿色基底
   上半年,北京共治理违法建设1095万平方米、腾退土地787公顷;整治城市家具约3.9万处;加强街面交通秩序治理,161个重点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率实现下降。
   重点站区精细化治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北京站实现“拆墙透景”,优化整合广场警务设施4处,重新铺装广场地面4027平方米,精美大气的北京站新貌惊艳亮相,与长安街景交相辉映,旅客出站一眼就能望到长安街。
   持续夯实城市绿色基底。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实施留白增绿214.76公顷,对一年内无利用计划的苫盖绿网地块开展“揭网见绿”506.81公顷,北京艺术中心北侧地块在实施“揭网见绿”后,已经长成了绿油油的草地,成为深受游客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统筹抓好治理类街乡镇“硬设施”和“软治理”能力双提升,445项年度治理任务整体进度达到59.3%,其中59项已全部完成,房山沁馥家园小区临电改造等一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持之以恒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记者 张景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