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回复: 0

世界高海拔最长隧道里的“追光者”

发表于 2024-8-11 20:28: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7日22时许,一辆轨道车缓缓停靠在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深处,青藏集团公司西宁电务段天棚信号工区职工们穿着黄马甲、戴着头灯、背着工具包依次走下车,隧道内寒气逼人,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尘土味。
       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境内,平均海拔3300多米,为国内第一长隧、世界高海拔最长隧道,也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隧道内年平均气温只有零摄氏度。
       由于部分信号设备装设于隧道中,定期检查关角隧道信号设备,成为天棚信号工区职工的日常必修课,行走在隧道内,要完全依靠信号机和头灯灯光,职工们笑称自己为“追光者”。
       “今天的任务一是室内设备检查、除尘,二是检修隧道内剩余的2架信号机,其中2727号信号机存在灯丝电流超下限隐患,要进行处理,隧道内光线昏暗,大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工长林睿叮嘱道。
       天棚信号工区现有职工10名,平均年龄34岁,主要担负青藏铁路天棚、关角东中继站两个车站以及33公里铁路线上80架信号机、115个轨道电路区段、20组道岔的日常养护任务,26岁的林睿是工区最年轻的“管家”。
       “先测试一下信号机点灯单元的输入输出电压。”来到2727号信号机跟前,林睿将数字万用表调到电压档,两支表笔来回搭在对应的设备端点,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数值。屏幕上,输入的电压一直显示稳定,输出电压则一直在跳动。
       林睿从信号机箱盒里掏出检修记录本,查看上一次的测试记录,发现输出电压比上次测量低了2V左右。他屏住呼吸,将耳朵凑近信号机构,听见“吱吱”的轻微杂音,他立即判断出点灯单元出现故障。青工何旭心领神会,掏出工具,三下五除二便换上新的点灯单元,再次测试时,输出电压数据完全恢复正常。
       “一名合格的信号工,不仅要熟练检修设备,还要学会‘望闻问切’,从设备出现的异味异响中捕捉隐患。”林睿对何旭说。由于隧道内空气稀薄,每一次蹲身起身,大家都气喘吁吁,但检查、清扫、测试、整治一刻未停。
       23时20分,检查推进至关角东中继站机房。副工长马中超和工友们将地板一块块掀起,先用吸尘器一一清理里面的积灰,再用小毛刷对机房内所有信号设备细致除尘。
       次日零点10分,随着对讲机传来“设备试验良好,交付使用”的声音,2小时的“天窗”作业结束,职工们收拾好工具材料,返回到轨道车里。在他们的精检细修下,关角隧道通车10年来,未发生过一起信号设备责任故障,为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