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回复: 0

知识在分享间传播

发表于 2024-8-12 09:59: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知识在分享间传播
讲述人: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研究生 苏鹏程
  自古以来,七夕节就有晒书的传统。到了现代,晒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晒书成为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北京大学,我主修计算机专业的同时选修中文系双学位,目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借阅量已经达到近千本。平日里,我经常在朋友圈里“晒书”。每每看到令人惊喜或会心的段落,我总是忍不住记录下来,附上简短的评论,既是分享又可作个人笔记,一举两得。生活里,和同学聊天时,我也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见闻,许多朋友一见面就问我最近又读了什么书。我还会关注豆瓣这样的读书平台,“书评”“想读”“已读”等功能架起了我和陌生书友之间的“鹊桥”,让知识在分享间传播。
  在社交平台,人们晒着照片,晒着乐事。我想,晒书同样源于一种遇到美好便想分享的心情。读书的美好在于求知,晒书则是希望自己成为知识的“中间物”。个人阅读如能通过分享成为一种公共服务,善莫大哉。
  2023年,我有幸成为北京大学“未名阅读之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科普作家卢昌海对我影响颇深。卢昌海在《书林散笔:一位理科生的书缘与书话》一书中曾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分为“理科生读书”和“读理科书”两辑,“理科生读书”里均为文科经典,而“读理科书”部分则在欣赏罗素的《数学原理》和弗雷格的《算术》等理科原典。这也启发我,作为一名具备现代知识的理科生,除了阅读文科名著,也要学会欣赏和总结理科经典。
  出于兴趣,我编写了一本大学数学课练习册《计算理论习题集》。在耗时半年的编撰中,我阅读整理了十余本国内外计算理论教材,并在写作中尝试融入自己对文字和数学的欣赏与喜爱。这本习题集目前正被北大本科计算理论导论课程的同学们使用,这样的“晒书”令我格外有成就感。
  读书、晒书、分享,我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项目团队:光明网记者 张宁、廖慧、李方舟、张倩、邱晓琴、王蕾、董大正、李伯玺 光明日报记者 方莉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2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