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6|回复: 0

[老人故事] 我们的父亲(45)  ——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

发表于 2011-8-18 20:3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的父亲(45)  ——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
    周海滨
   
45.策划了一次奇袭行动
    在指挥部队展开正面进攻的同时,张自忠还策划了一次奇袭行动,命132师395团并配属394团一个营,对日军第13师团第103旅团部实施夜袭。
    395团团长任廷材曾回忆说:张将军从电话中指示我们两条:第一,敌人在十几天的激烈战斗中损失很大,士气不振,已呈动摇之势;而敌人总指挥部距敌前线又远,敌后空虚,若出其不意夜袭敌后方定能取得胜利。因之,决定派你团完成这一任务。第二,你们都读过书,读书贵实践。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战争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要我把这两条转达官兵。
    此战,我军以伤亡280人代价,歼灭日军近千人,缴获敌粮秣、弹药、医药用两个运输营搬运了两天才运完。
    据统计,冬季攻势中第5战区歼敌30804人,是战绩最大的战区;而第5战区又以张自忠之右翼兵团战绩居首。
    蒋介石评价此役时说:“冬季攻势以张自忠主持之襄东战场收获最为可贵,实为各战场之模范。”
    1940年5月1日,日军集结重兵进攻湖北枣阳、宜城,“枣宜会战”开始。率部防守襄河以西的张自忠毅然决定,东渡襄河抗击敌人。“渡河前,父亲以亲笔书信动员全军,他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我们国家及我5000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月7日凌晨,张自忠不顾部下劝阻,亲自率军渡河作战。在去前的5月6日晚,张自忠致函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挺进与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3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做好做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5月6日于快活铺
    “父亲每次出去打战都会留遗书。”张廉云说,“父亲有一个副官叫朱增源,我父亲牺牲以后,这个朱副官就在北碚守墓守了10年。朱副官讲,只要是一打仗出去,他(张自忠)就留下遗书,等着回来就一撕一烧就完了。”
    张自忠渡河后,迅速和河东部队取得联络,经过3天战斗,日军后路几乎被切断。日军发现,对方有个电台不停地在向四处发报,他们断定有中国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到了前线,于是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了电台的位置,迅速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从三个方面进行包围。
    5月16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当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至下午3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阵亡。此时,他已撤至杏仁山。
    激战至午,张自忠退守南瓜店山坡。他看见前方伤亡惨重,把保护他的卫队都派去增援,送苏联顾问撤离战场,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副官马孝堂目睹了张自忠将军遇难的最后一刻。
    “此时,张总司令已两处负伤,刚包扎好头部,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敌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
    张自忠对部属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
    马孝堂仍坚持给他包扎。
    这时,有数名日本兵搜索而来……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张廉云说:“父亲每当战况紧急,他便抱着必死的决心,身先士卒,沉着勇敢地指挥部队,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他敢于率部与敌死拼。”
    有人曾经揣测说,张自忠殉国是因为过去被误解,以死来表清白。【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