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让社团育人有趣、有料、有价值

发表于 2024-8-13 14:50: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让社团育人有趣、有料、有价值
讲述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张克俊
  在浙江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社团,让大学更精彩。”作为一名还算“资深”的社团指导教师,我深感认同。社团,不仅让大学生活更加精彩有趣,也让青年人在成长道路上有更多陪伴、支持和引导。
  我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是源于学生们的鼓励。2016年,一群热爱音乐的大二学生找到我,希望我能指导他们开发一款“跑步生成音乐”的App,让跑步时不再只是被动地听音乐,还能让所听的音乐随着步伐节奏变化。经过一年多努力,这个乍一听有些“异想天开”的产品不仅上线,还积累了数十万用户,并获得了2017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那之后,学生们希望我作为指导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建设一个能将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融合的创新创业社团,让创新力、创造力竞相迸发。浙江大学移动应用俱乐部诞生了。更多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年轻人为了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聚在一起。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社团指导老师,我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点燃梦想。
  高校学生社团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我又先后指导了浙江大学学生机器人协会、学生互联网协会等与我所从事的计算机学科研究相关的学生社团,并通过开设“有料”的社团课程、开展“有趣”的社团教学、探索“有价值”的社团实践,将社团育人与创新创业育人深度融合。
  我们将教学课堂变成创业路演场所,让学生们化身创业者展示课程作品,同时邀请投融资专家进行点评,让他们在“模拟实战”的场景中完成“课程作品、竞赛产品、创业商品”的认知蝶变,共同完成“有趣”的社团教学。
  我们开设了“从课程作品到竞赛产品到创业商品”系列课程,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组织教学案例,以“有料”的社团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我一直鼓励学生以“真问题、真方案、真实践”为标准,“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七年多时间,社团学生累计获得包括“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创新竞赛金奖9项,多人入选胡润U30创业领袖。我想,这正是“有价值”的社团实践向社会价值转化的一种方式。
  上述工作在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启发了我自己的教研科研工作。五年前,在指导社团学生开发“智能篆刻App”时,他们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交互的一些奇思妙想激活了我的科研灵感,形成了我科研的重要方向——智能艺术与设计。我还和同学们一起用新技术激扬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支撑服务“智能亚运”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3日 1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