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25

2024年8月22日新闻综合

发表于 2024-8-22 14:01: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中国电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18.1亿元

中新社香港8月20日电 (记者 戴小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20日在港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业绩表现。期内,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2659.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净利润为218.1亿元,同比增长8.2%。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的算力发展将重点构建适配各种应用的天翼云、智能云体系上。资本开支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的资本开支较去年增长近13.5%左右,中国电信将继续维持全年960亿元的资本开支,并主要集中在5G轻量化和客户需求的配备上,而非大规模投资。

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未来方向,最近有很多好项目,例如中国电信的应急通信产品、中小微企业一些智能化产品及服务以及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这方面的势头都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2:00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花加品牌面临破产清算(引题)

鲜花电商将走向品质之争(主题)

北京日报记者 杨天悦

一度轰轰烈烈的鲜花电商,在经历几年高光后日渐式微。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通知书显示,裁定受理花加母公司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这意味着,昔日的鲜花独角兽走到破产清算的边缘。

近几年,鲜花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鲜花电商的版图也悄然发生变化。专家认为,未来的鲜花电商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品质、服务和创新。

知名鲜花电商将破产清算

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破产清算案债权申报通知书显示,已裁定受理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即花加的母公司。根据公告,债权人需在8月24日前申报债权,以便参与后续的清算程序,首次债权人会议将于9月4日召开。

大众点评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地区仅剩一家花加实体店。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位于国贸万达广场的店铺,店主告诉记者,这家加盟店是去年开业的,虽然交了加盟费,但品牌方并未提供太多指导,店铺全部由个体运营。“从店铺装修、运营到花材进货、出品,再到客群和订单,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记者注意到,目前这家店铺仍然打着“花加”的招牌,花束包装袋也印有品牌字样。“做一个门头挺贵的,我们上线网络平台也都用的这个名字,不想再费劲修改了。当初品牌提供的包装袋等物料也还没用完。”店主说。对此记者尝试联系品牌方,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资本急刹车发展痛点显现

资料显示,花加创立于2015年,因其创新的“线上订阅+产地直送+增值服务”的鲜花订阅模式,一度备受资本青睐,推出的99元鲜花包月套餐也被消费者所追捧。2015年至2017年间,公司销售额一度从1500万元暴涨到8亿元,单月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2017年A+轮融资高达上亿元。

2018年、2019年,花加仍处于盈利状态。但自2020年起,公司经营状况开始下滑,融资进展也逐渐停滞。2023年9月,创始人王柯发布全员信,宣布公司深陷资金链断裂危机:“苦撑一年多,创始人和高管团队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投入公司,我个人也已负债沉重。”

花加曾一度尝试重启业务,王柯也试图用直播业务自救,但这一系列努力似乎并未能扭转乾坤。公开信息显示,花加官方公众号于7月下旬进行了账号迁移,改名为“花加鲜花订阅”,账号主体也变更为上海早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当外部资本踩下刹车,鲜花电商企业普遍存在的供应链成本高、生产及运输过程中损耗巨大等痛点就随之显现。“必须承认的是,花加的资金链之所以会断,自身存在的组织架构、管理费用和花材成本隐患,不可小觑。”王柯曾深刻反思。

记者注意到,与花加同一时期创立的另一互联网鲜花品牌花点时间,也曾被爆出订单下滑,如今选择布局线下市场,并开放加盟。据创始人朱月怡介绍,公司成立了自有鲜花基地、仓储体系和供应链公司,目前线下业务占比已达20%。

抓住大市场供应链待完善

是鲜花生意不好做了么?答案是否定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为1279.1亿元,未来还有望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达1644.1亿元。但一个显著变化是,如今,四成以上的受访消费者选择在综合电商平台买花,垂直鲜花电商市场份额被挤压明显。

近几年,伴随短视频、直播电商的迅速发展,鲜花线上售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鲜花电商的版图正悄然发生变化。

叮咚买菜、盒马等生鲜平台加码布局鲜花品类;淘宝、京东上线自营鲜花业务,美团、饿了么也相继开始运营鲜花绿植类目。同时,不少鲜花基地凭借原产地优势纷纷涌入线上,在直播间以9.9元、19.9元的价格引流。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需要加固供应链的稳定性,以满足市场对鲜花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保证冷链运输的稳定性,以确保送达消费者手中鲜花的品质。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认为,从市场需求看,鲜花电商仍然有发展机会,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未来的鲜花电商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品质、个性化服务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2:15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中铁九局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测量员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喜获佳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李建民
近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测量员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落下帷幕。中铁九局4名参赛选手与来自其他工程单位的48名选手同台竞技,成功斩获本次比赛的团体第二名和个人第四名。
本次竞赛由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建材交通机冶工会、中铁六局集团呼和浩特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大赛为A类竞赛,分为理论+实操两部分,理论比赛由各专业裁判员根据工程测量工、测量工作具体内容及特点进行命题,采取闭卷形式考试。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对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的掌握。实操比赛包括一级导线测量、二等水准测量、计算与放样三个竞赛项目。中铁九局参赛选手马敬阳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艺在大赛中荣获第二名。
据介绍,此次大赛为工程行业测量技能切磋搭建平台,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的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测绘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交流,推动测量领域的发展,引导和激励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勤学奋进、苦练技艺,争做行业的奋斗者、创新者、引领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2:27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推动经济向“新”而行 国企加大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前不久,辽宁省举办了首届国有企业“星火”创新创意大赛,聚焦全产业链先进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吸引341家国企的近800个项目参赛。

这是国有企业加大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缩影。自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多地国资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北京市国资委表示,国有企业要加快健全有利于促进原始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激发人才活力的制度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领军和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深化改革形成突破性系列举措,不断以科技创新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甘肃省国资委表示,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企制宜、因业施策科学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供应链安全水平,提升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规模。

浙江省国资委表示,国有企业要聚焦原创技术策源,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加快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做好创新领军型企业培育,进一步强化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大考核激励力度,用好容错免责机制,进一步创新改活体制机制。

“当前,以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实施一揽子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政策,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给予考核加分和利润加回,今年超过80%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并且累计对25万名关键人才和科研骨干实施了股权分红激励,形成了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近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国务院国资委此前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强调,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从增强核心功能考虑,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更好地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更好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重点领域保障,更好支撑国家战略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将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加聚焦于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

“我们将加快健全有利于原始创新、有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制度和机制,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变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王宏志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2:5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铁路机械师精检细修保障杭温高铁开通
  目前,新建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处于开通试运行阶段,多趟试运行高铁列车每日奔驰在杭温高铁上,对线路进行全面“实战”检测。为了确保试运行高铁列车的行驶安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动车段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们每隔2天就要对试运行列车进行一次细致的检修工作,保障杭温高铁顺利完成试运行、按期正式开通运营。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停在杭州西动车运用所内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8月21日,杭州西动车运用所的铁路机械师对杭温高铁试运行列车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3:16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
  山东潍坊:设备更新为农机生产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推进,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机械生产注入了新动能,上半年各类农机销量同比提高17%。该企业高端智能农机的研发和生产正向着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智能绿色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8月21日,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拉机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在装配智能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8月21日,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拉机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在装配智能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8月21日,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拉机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在装配智能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8月21日,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拉机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在装配智能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3:55 | 查看全部

绘画/李明姝 文字/陈婉扬
据8月20日《经济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家电以旧换新,消费热度不断升温。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意愿不高。有消费者坦言,没有体验到新技术家电产品的优势和成效,只要旧家电能用就不愿意换;有消费者认为,旧机折价太低,回收过程不规范,对旧机回收存有顾虑……
消费者的顾虑,反映出当下家电“以旧换新”的一些堵点、症结。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群体,对近年来新技术家电产品在能耗、智能等方面的提升感触不深,对其是否适老心存担忧,因此缺乏更新换代的动力。同时,回收环节相关规范与服务标准有待完善,一线工作人员在旧机估值、拆卸等环节操作不规范,给一些消费者带来了不太好的体验。
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关乎消费潜能的激发、关乎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一方面,通过加强科普与宣传,用好社区活动、体验店等形式,强化点对点服务和现场体验,或许可以更快更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旧电器回收环节,推动回收流程与服务的标准化,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消费者提供专业与便捷的服务。如此对症下药,打通堵点,不断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换新意愿,家电“以旧换新”这一惠民政策才有望更好地激发消费新动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4:3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8月18日至20日,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苏林就任总书记后首访就来到中国,体现了中越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中越保持密切战略沟通和高层交往,将进一步弘扬中越传统友谊,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3月8日,在南宁国际铁路港,电力铁塔专列准备发车。3月8日上午,一列满载340吨电力铁塔的中越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开出,发往越南河内。这是广西首次开行电力铁塔专列。新华社记者曹祎铭 摄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有着“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中国始终把越南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越南也始终将对华关系视为越南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去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共同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开辟了两党两国关系新征程、新篇章。苏林此次访华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同他举行会谈,就持续深化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越关系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共识引领下,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蓬勃开展。今年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发展势头强劲,前7个月双边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随着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含中国那西—越南那弄通道)国际性口岸、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双边口岸(中国里火—越南北峰生通道)等口岸相继开通,中越边境贸易不断升温。据统计,截至8月18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今年累计发送7850标箱,同比增长15倍。经贸往来和跨境口岸设施提升也带动中越人文交往持续深化。据越南国家旅游局统计,今年5月,越南接待中国游客35.7万人次,中国成为越南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越南民众学习中文热情高涨,目前有1万多名中小学生学习中文,有2万多名高校学生学习中文。苏林访华期间,中越双方签署关于党校、互联互通、工业、金融、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机构和媒体、地方、民生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充分体现中越双方分享机遇、共谋发展、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的共同愿景。

2月10日,在越南河内的文庙-国子监,一名越南书法家为前来求字的一家三口书写汉字“登科”。2月3日至2月19日,一年一度的新春书法节在越南首都河内的文庙-国子监举办。本次活动以“好学”为主题,邀请数十名越南书法家参与,其汉字书法作品集中展示区成为越南民众的新晋打卡地。每逢农历春节,许多越南民众求取汉字书法作品为新年讨个好彩头。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摄
当前,中越都处在各自国家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越南正在全面总结革新事业近四十年的经验,中越深化治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必将推动双方共同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共同迈向现代化。中越应把准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方向,夯实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六个更”发展格局,积极探讨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提升智慧海关“软联通”,携手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越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利于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面向未来,中越将不忘友好初心,牢记共同使命,坚定不移走好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沿着两党两国领导人开创的中越友好道路,持续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推动两党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刘天 胡佳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4:53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菲律宾南海“玩火”,谁在背后搞鬼?
8月19日
菲律宾海警船非法闯入中国仙宾礁邻近海域
故意冲撞我国海警艇 并进行间谍侦照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频频出尔反尔
前脚刚与中方达成友好协议
后脚便继续在南海挑衅
这一波操作背后,是谁在搞鬼?
菲律宾方面应该冷静思考一下
在南海“火中取栗”
为了所谓的“靠山”卖命
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4:07:38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气人”短视频是在收割观众“智商税”吗?
陈曦
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据近日《半月谈》报道,卖惨不好使了,部分自媒体开始用“气死人不偿命”来收割流量。屏幕里,鸡飞狗跳地上演着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隔着屏幕给两拳”的人和事,配上“无不良引导,仅供娱乐”等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如今,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剑走偏锋,花样越来越多。各大平台上,充斥着诸如“婆媳势不两立”“保姆虐待孩子”“相亲遇到拜金女妈宝男”“遭陌生男子要求陪喝酒”等以“气人”为卖点的短视频、微短剧,疯狂撩拨网友情绪。这类视频往往套路相似:树立一个负面形象当靶子,密集制造冲突和反转,渲染放大社会矛盾,台词“语不惊人死不休”,演员演技了得,让人难辨真伪。
一个个视频刷下来,有的观众恨不得拍案而起、冲进屏幕主持正义。随之而来的,还有“坐过山车”般的刺激和爽感,让一些人欲罢不能。还有人被视频中的情节戳中了痛点,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经历或感受,负面情绪升腾而起。刷完视频再看评论区,跟其他看客一起激烈讨论,进一步找到共情……莫名的焦虑、敌视、不安等情绪渐渐滋长、蔓延。
跟一位年长同事聊天,听其抱怨苦这类“气人”短视频久矣,后来终于找到“不看对方动态”选项,平台推送的同类视频才渐渐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类短视频是在收割观众“智商税”。
这类“气人”短视频在互联网上肆意蔓延,容易挑动群体对立,强化焦虑情绪,固化人们的偏见,降低生活的幸福感。毕竟,在算法的“强力”加持下,只要点开一次,同类视频就会不断涌来。此外,很多短视频刻意模糊“摆拍”与“真实”的界限,让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很容易被误导。类似“气人”视频的爆火,也给整个行业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为了流量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这显然不是自媒体行业未来应该走的路。
近年来,对于“卖惨”“造假”等不择手段的吸粉引流行为,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治理力度。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等行为被列为整治重点。
作为把关人,短视频平台在完善内容审查、加强溯源管理的同时,也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只有温暖的、动人的、发人深省的内容多了,猎奇的、低俗的、乌烟瘴气的视频才能失去生存空间。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避免沉迷于感官刺激,被“垃圾情绪”牵着鼻子走。互联网有无数种打开方式,一切都取决于你我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