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24 08:35:32
|
查看全部
新京报:“分支Ib”的特点是什么?与“分支I”有何不同?
贾萨雷维奇:猴痘病毒有两大分支——“分支I”和“分支II”。“分支II”是2022年开始的全球猴痘疫情的主要毒株。
目前的理解是,在其流行的人群中,“分支I”会比“分支II”引发更严重的疾病,造成更多的死亡。然而,由于以往疫情的特点(如受影响的人群)不同,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不过,世卫组织的公共卫生建议适用于预防和管理任何一个支系引起的猴痘病例。
2023年,刚果(金)首次报告了“分支I”病毒的一个新分支,称为“分支Ib”,它一直通过性和其他类型的密切接触传播。目前正在开展研究,以了解这一新毒株的特性。
根据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该分支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在性工作者及其客户网络中迅速传播。随着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受影响的群体也在发生变化,病毒也开始在家庭和其他环境中传播。
虽然需要对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猴痘的传播方式进行更多研究,但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猴痘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风险
新京报:猴痘疫情已经从非洲扩散至全球多地,瑞典、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等国均已发现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如何评价此轮猴痘疫情的传播速度?
贾萨雷维奇:最近在刚果(金)邻国发现猴痘病例便是“分支I”传播的例子。疫情还可能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仍然令人十分担忧,疫情仍有扩散的风险。世卫组织正与非洲地区的各国合作,加强防范、监测和跨境合作。
刚果(金)报告病例的全国病死率(CFR)目前约为3.6%,各省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婴幼儿的病死率较高。
造成高死亡率的原因有很多。疫情背后,“分支I”病毒比“分支II”更致命,而“分支II”是目前全球男性猴痘疫情的根源。受此影响的儿童更多,就猴痘疫情而言,病死率存在年龄梯度,年幼儿童罹患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逐渐降低。
良好的临床护理,包括补充营养、控制发烧、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等,对于减少因猴痘引起的严重疾病和死亡也至关重要。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预计病死率会逐渐下降,在2024年初的猴痘疫情暴发中也观察到了此种情况。
新京报:与上次疫情相比,本次报告了更多儿童病例与死亡病例。为何这次出现更多猴痘儿童病例与死亡病例?
贾萨雷维奇:在刚果(金),儿童一直是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受猴痘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较为年长的人相比,他们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而天花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猴痘;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病毒;他们在拥挤的环境中与可能患病的家庭成员有密切接触。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虽然这些因素导致了儿童的易感性,但要充分了解刚果(金)儿童受感染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世卫组织已经制定了一项传播研究协议,以更好地了解家庭和社区传播情况,弥补信息缺口。
▲8月15日,在刚果(金)北基伍省首府戈马市附近尼拉贡戈地区的一座医院里,医务人员对感染猴痘病毒的儿童进行治疗。新华社发▲8月15日,在刚果(金)北基伍省首府戈马市附近尼拉贡戈地区的一座医院里,医务人员对感染猴痘病毒的儿童进行治疗。新华社发
━━━━━
建议对猴痘患者进行隔离,
医务工作者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新京报: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吕热日前表示,猴痘不能被认为是“新的新冠病毒”。在发生猴痘疫情的地区,公众如何应对?
贾萨雷维奇:关于猴痘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暴发时的传播方式,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根据现有证据,该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包括与猴痘患者近距离接触(交谈或呼吸),这会产生传染性呼吸道微粒。当口腔和咽喉出现病变时,呼吸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病毒。
世卫组织建议,照顾猴痘患者的人戴上口罩;建议对猴痘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不过,如果猴痘患者必须与另一人(如护理人员)待在同一房间,建议两人都戴上合适的医用口罩。同样,在医疗环境中,建议医务工作者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呼吸器。根据目前的已有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公众(在一般的日常场合)佩戴口罩来预防猴痘。
新京报:基于当前猴痘疫情的情况,世卫组织可能何时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警报?
广告
贾萨雷维奇:“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预示着需要将注意力和资源投向突发卫生事件。当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世卫组织会制定关键卫生措施并提出建议,供会员国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实施。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能加强国际协调,特别是在获得疫苗、治疗、诊断检测和其他对阻止疾病暴发至关重要的工具方面。
新京报:世卫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增加投入、强化公共卫生措施并加强国际协调,以应对这一波猴痘疫情。除此之外,国际社会还能作出哪些努力?
贾萨雷维奇:各国需要加强监测、基因组测序和报告,了解病毒传播方式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鼓励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提供适当的临床护理以及在可行的情况下提供检测、治疗和疫苗服务等。
实际上,世卫组织已经发布了关于猴痘的长期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各国紧急协调全球应对猴痘的行动,提高疾病监测和实验室诊断能力,加强国际旅行和贸易的管理,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和向世卫组织报告病例等。这些长期建议对所有缔约国生效,直至2025年8月20日。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