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 作者:郭谨栋 来源:王屋晨风 字数:728 | | | |
唐朝孙思邈的 《养生铭》云: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天鼓,寅醒漱玉津。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两部医学著作,在中华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精通医术,更精通养生术,曾在王屋山采药、行医。他享高寿102岁,成为医生中之寿星。他写的这篇 《养生铭》,读后令人悟出一些养生道理。
上述 《养生铭》整整100字,概括了长寿养生的大道理。第一是孙思邈强调情绪;第二是注重饮食;第三是睡前和起床前 “敲天鼓” (即用手捂耳、以指敲头后)、 “漱玉津” (即舌搅口腔生津液,并徐徐咽下);第四是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做情绪波动大的事。通篇语言直白,道理明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情绪平和,睡有规律,饮食清淡。
现代人不缺乏营养,但养生方面的误区在 “激烈”二字上。一说吃,大鱼大肉且味道浓烈;一喝酒,就一醉方休。二说玩,彻夜娱乐,情绪激动。这与 《养生铭》的内容相悖。
根据 《养生铭》所云,调理情绪,是健康第一要素;调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前提。孙思邈说的 “勿使悲欢极”,就是告诫人们,大悲、大喜都是伤人的重要因素。 “当令饮食均”,饮食荤素、食量都要以 “均”为准则,不大吃大喝,不暴食暴饮。现在不少人不吃早餐,或晚餐过盛、过饱,岂有不病之理?孙思邈也是唯物论者,他说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指的是人的寿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注意养生之道,就能打开长寿之门;反之,生活上不注意,情绪上不懂得控制,得了病疾,则悔之已晚。我们何不按《养生铭》打开长寿之门,躲开夭折之门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