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9|回复: 9

[话题探讨] [正方]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值得提倡

发表于 2011-8-21 19:08: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值得提倡


   一个没有信心把经营搞好的企业,不会做出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的举动;一个缺乏感恩之心的人只会规行矩步,永远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一个好的文化品牌是引领企业和员工携手共进、和谐共生的动力。很高兴,“80”后女企业家刘金顶住了作秀等评价的质疑,以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的方式,用信心、责任、文化拉近了企业和员工的距离,从而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让企业扩大发展领域变得更加可以预期。

   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的行为,是一种经营上的自信,并且有善意的“主观故意”在内。企业采取这种形式,是一种实力和自信的展现,充分表现出企业对经营前景的乐观,试问,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差,“吃了上顿没下顿”,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正常保障了,他们会突发奇想地去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吗?况且这个养老金是员工工资收入的10%,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不会引起员工和企业的任何共鸣,甚而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员工的危机感,从这点来看,刘金的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是建立在企业经营业绩较佳的基础之上的,具备完全可行的条件。另外,企业还以这种形式向员工的父母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把你们的子女送进我们的企业工作,你们大可放心,我们完全有能力让你们的子女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同时,我们的企业提倡的孝文化,会让你们的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从而成为真正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是为员工的感恩“储蓄”。从文中看到:“该公司员工多为80后独生子女,月光啃老现象普遍。”10%的工资收入,对月光族来说不算多,但如果把这不算多的部分拿给父母就会是“很多”,这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这里边有父母从孩子的孝心中感受到的温暖,也有对企业此种形式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相信这些不算多的钱对于作为月光族的子女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不会很大,而由此在内心播洒下的种子却会很快长成大树,为了让这10%的敬老金数额变得大起来,子女们也许就会从规行矩步的工作习惯中走出来,用不断增长的数字向父母和企业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员工孝顺习惯的逐渐养成和工作责任感的不断增强。

   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是打造强大文化品牌的突出表现。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不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而选择用亲情文化中的孝文化作为联系企业和员工的纽带,无疑是正确和明智的选择。从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这件事上,员工会强烈感到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加坚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并且由此衍生出强烈的责任感,迸发出无比的创造力,这里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更有对企业的敬畏之情。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敬老金”,绝不是作秀行为,它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信心、员工的孝心、文化的贴心,值得提倡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1 20:55:22 | 查看全部
说的再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11:06:27 | 查看全部
用孝文化给企业推力,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3 21:24:19 | 查看全部
写的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4 11:32:49 | 查看全部
既然不错,为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2:11:41 | 查看全部

回 1楼(连续风格) 的帖子

谢谢连续风格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2:12:23 | 查看全部

回 2楼(baihuahe) 的帖子

谢谢俊红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2:12:59 | 查看全部

回 3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卫平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2:21:04 | 查看全部

回 4楼(金文仙) 的帖子

谢谢文仙老师。我认为:既然不错,也要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原因有二:一、既然不错,就具有借鉴价值,所以要推广;二、每个企业的好做法不是因为好,就适用用全行业、同行业,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制定有新意、广受职工欢迎和支持的政策才是王道,我们不能因为企业的做法好就大而广之,一定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一个好做法,带给不同企业的,更多的应该是启发,而不是照搬照套的拿来主义。感谢文仙老师,让学生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5 22:43:24 | 查看全部
学习了,自己本想写正方,但写正方的人太多
写的不错,一定范围内推广,因企制宜,更有可操作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