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1 07:28:59
|
查看全部
31《人民日报》2016年6月30日《以真理之光引领复兴征程》文中:那些伴随着电 光 石 火的文字,让一代代读者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
□“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用在例句中不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人民日报》2016年8月25日《找寻经典与当下的结合点》文中:观众们看到,舞台上有一斜坡,斜坡上盖有粉色的织物,缓缓地,织物被拖入斜坡中央的一锥形大洞中,尔后两位流浪汉从大洞中探出头来。
□“尔后”应为“而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人民日报》2016年7月21日《花山岩画:骆越人写在断壁上的歌》文中:不计其数的黄蜂透过汗衫蛰在我背上。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邱少云之歌响彻长空》文中:受到惊吓的马蜂将他的脸、耳朵、脖子等部位蛰了十几刺,皮肤发肿,奇痒不已。
□“蛰”应为“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人民日报》2015年9月2日《打造坚强电网“护城河”》文中:对城乡结合部的10千伏线路开展夜巡工作。
□“城乡结合部”应为“城乡接合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人民日报》2016年4月8日《期待建立“信用森林”》文中:假以时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将会涵咏出自觉诚信的社会风气。
□“涵咏”应为“涵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人民日报》2016年6月6日《以机制性对话增信释疑》文中:“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表明,中美合作是一条走得对、走得通的道路。
□既然加引号引用原文,就当忠于原文。“世上”应为“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7日《“人休息了,奉献不能止步”》文中:冒着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隐蔽在冰天雪地里。
□“摄氏零下三四十度”应为“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摄氏”和“度”不应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人民日报》2015年3月16日《乡村文人》文中:有的是时势催产的应景小品,有的甚至是变相的述职报告,虽印成铅字,但无文采,无心灵,不忍卒读,枯燥无味。
□“不忍卒读”应为“不堪卒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人民日报》2016年6月11日《注译古文观止的晶如先生》文中:晶如先生写信给我说,那篇祭文使他老泪横流,不堪卒读,并寄给我一首题为《昌弟逝世咏怀》的绝句。
□“不堪卒读”应为“不忍卒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人民日报》2016年2月3日《让“有为”闪光,给“为民”加磅》文中:当此之时,地方需要什么样的“舵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官”,社会关注度高,百姓期待指数也高。
□“父母官”用法不妥。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和旧社会阶级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