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51期文字稿】“憨子”班长让职工干劲十足
王 建
“憨子”是谁啊?他是俺们兖矿集团东滩矿选煤厂压滤车间生产二班的赵德峰,因为人长的粗粗壮壮,外相憨憨厚厚的,所以大家伙平时都爱叫他“憨子”。作为班长,“憨子”工作实在,对待13个伙计更是没得说,车间几次人员调整,谁都不愿调离这个班,为什么?跟着“憨子”干舒心呗!
赵德峰今年43岁,当过兵,在老山前线打过仗。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站好每班岗,巡好每次哨”的军人习惯始终没有改变。你比如,在俺们工作的地方,虽然按车间运行巡检制度是2小时巡检一次,但他巡检的次数和频率远远高于这个规定,天气凉爽还好说,如果是夏天就遭罪了,他频繁往返于632皮带廊,衣服常常是干的穿湿,湿了又穿干,本来工作服蓝莹莹的挺好看,由于常年被汗水和煤灰浸染,黑一片白一片,像迷彩服。他媳妇这样说他:“你憨啊,不会少跑两趟,挣的工资还不够买洗衣粉的。”他乐呵呵的什么都不说。
巡检不是单纯的来回转转。现场胶带机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异常刺耳,谁听着这个动静都腻歪的慌,但赵德峰不但说这是贝多芬的“交响乐”,而且还从一般人难以分辨的噪音变化里,分辨出设备细微的异常运行状态,准确地判断出溜槽短暂断料或堵料的情况,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基于此,俺们生产二班从来没有发生过严重断料或堵料的情况。多年的磨练,他总结出“眼看,耳听、手摸、鼻嗅” 设备运行判断法。8月12日凌晨3:00,正是运行人员容易“人困马乏”的时间段,当赵德峰巡检到正在运行的631皮带机头时,一眼就发现皮带出现了飞边!他当机立断,停止了设备运行,并迅速汇报给车间值班领导,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了整条皮带被撕坏事故的发生。他的这个工作法也成为其他车间班组长争相学习的“法宝”。
压滤车间是一个与煤泥接触“亲密”的岗位,赵德峰和大家伙每次都将地面和设备卫生做得很细致,但是空气中细微的煤粉扬尘仍无法彻底避免。为了尽量减少触尘,让大家伙更便捷地清理卫生,他让妻子买来一大堆“除尘刷”、“喷雾器”和“小铲子”,有的职工见了不解的问他:“憨子,你买这些东西干什么,开超市啊?”他笑了笑:“可别小看这些家伙耢,作用大着哩。”也确实,班里自从有了这些‘除尘刷’,大家伙干起活来就离运转设备的距离远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每次在交班前,他带领职工认真清扫地面后,还要用水将地面再仔细地冲洗一遍,职工说他尽出“憨力”,但赵德峰认为,地面清爽干净了,大伙工作起来才舒心。
赵德峰在压滤车间的人缘不错,他说这得益于自己在部队养成的一种习惯:以职工为本,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比如在接班时,如果交班的职工没有把工作做到位,他从不摆起班长的架子黑唬人,或者不着边际地埋怨一番。他觉得在一个班里工作是缘分,况且大家伙也确实都不容易,谁工作做不好只能说自己管理还有差距,很多时候,他都是眉头都不皱一下,笑呵呵地指出职工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做,有时候碰到犟脾气的,骂骂咧咧的,他就干脆默默地把事情处理利索,隔两三天再找职工谈谈心,让职工既有“面子”,又能没有任何借口的在今后把工作做到位。
人舒心了,工作干劲就足。在赵德峰的带领下,俺们生产二班月月煤泥产量排名第一,还杜绝了轻伤及以上的人身事故,保持了矿先进班组荣誉,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矿先进生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