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班超和“班超们”的故事

发表于 2024-9-9 08:1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班超(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


  2012年5月,由渤海大学与布隆迪大学合办的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这为布隆迪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语言文化的大门。


  2013年,作为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的第一批学员,我和其他七位同学一道来到中国,开启了一段难忘的中华文化之旅。在沈阳师范大学学习期间,我爱上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如果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东北人!”


  这段在中国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推动自己致力于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使者。回到布隆迪后,我决定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同胞,并下定决心继续努力学习中文。2017年,我有幸来到渤海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并于2019年毕业后成为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的本土中文教师。课堂上,我不仅教学生们学习中文,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学生们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


  此外,我还投身中非文化交流事业,与其他布隆迪“中国通”一起,在中资企业担任翻译和顾问,为中资企业提供语言支持和文化咨询。为了深化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还创立了“布隆迪中文翻译者协会”,为中非友好交流搭建桥梁。


  我们的团队也为周边国家提供一系列服务:在坦桑尼亚,我们为中资中小企业提供翻译服务;在肯尼亚,我们通过精准翻译,帮助中国人在当地顺利开展业务;在南苏丹,我们担任中资企业的文化顾问……我们的服务还延伸至刚果(金)、加蓬与科特迪瓦等国家。在非洲各国工作期间,这些才华横溢的布隆迪青年努力为中资企业与各国相关部门及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创设条件。


  此外,“班超们”还积极撰写众多涉及中非关系的论文。其中,由我撰写的《布隆迪中资企业发展及其影响》和《中国的脱贫奇迹》等文章,还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


  我和布隆迪青年用自身经历证明,中文教育不仅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更是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商贸合作的重要纽带。期待我们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中非青年投身文化交流事业,为中非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8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