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读书369
×
马上注册!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来源:健康圈(ID:amy6562)
 
 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医生。
 
 喜欢养生的人知道,想要不生病,需要均衡饮食、坚持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但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当我们难以坚持好的习惯时,想要不生病的话,一定不能再去做伤害身体健康的事情!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不生病”的经验总结,其中不乏名医的养生秘方。
 
 想要不生病,一定要记住这“10条铁律”!
 
 01
 不生气
 
 “不生气就不生病”,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几十年从医经验的总结。
 生气所导致的疾病,到底发病率有多高呢?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发现,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
 
 郝万山教授说:“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正所谓,病由心起,魔由心生。
 很多事情,回过头来想,都是小事;所以该放的放,该忘的忘。
 无足轻重的事,能睁一眼闭一眼的过,远比事事计较,事事较真要容易让自己快乐得多。
 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少生气,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
 
 02
 不能不动
 
 知名医生王敏清曾在一场讲座中指出,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坐车的绝不步行,宁愿排长队等电梯,也不愿意爬楼梯。
 这应当是很多人不曾察觉,但却每天都在遵循的“生活潜规则”。可长此以往,结果就是身体各项机能全面退步。
 “动物、动物,就得多活动。”王敏清说得很直接。
 
 王老78岁的时候,还爬楼梯去看望住在22层的老师;干家务爬上爬下,动作麻利,行为敏捷;十多年的体检报告里,各项指标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长寿。
 这比你先大口大口不节制地吃,结果三高了、肥胖了,又挖空心思减肥这样瞎折腾要好得多。
 想健康,就得对自己狠点儿。”
 王老的话总是特别实在,却又十分在理。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老年人不适合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甚至没事在小区溜遛弯也比整天待在家不动要好得多。
 
 03
 不要太操心
 
 孩子已经过了三十,连个对象也没有咋办?
 儿子两个月没来了,是不是做生意赔了?
 天气冷了,不知道女儿穿毛衣了没有?
 ……
 
 有的中老年朋友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但却总是操心儿女,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紧张焦虑的情绪。
 而胃肠道能感知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变化,不良情绪长期堆积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就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毛病。
 所以当你发现身体有上述症状时,最好把操心的对象转移,找个业余爱好,哪怕是学习新菜谱,填补一下内心的空虚,身体就会慢慢好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