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本报通讯员 王 金
从2020年到2023年,3次获评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3年入选赛迪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今年入选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试点”……从曾经的农业大区、重工业基地到如今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济南市历城区如何突围县域经济?该区聚焦县域发展关键环节,直面问题、改革突破、落地见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结构问题曾一度困扰历城区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2004年历城区传统工业GDP占比高达61.8%。通过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辖区内89家传统工业企业关停搬迁,房地产业占比偏高、实体经济“空心化”风险随之而来。
近年来,历城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升级为目标、完备生态为保障”的“三位一体”格局。
以“新”促变。历城区着力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夯实科技人才根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自2022年以来,历城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700家,较2021年增加319家;2023年在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区”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一。
向“新”升级。推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和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聚焦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等领域,抓好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推动城乡融合互补
“半城半乡交织共存”是历城区独特的区情。如何统筹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历城区重点推进城乡要素、产业、设施“三个融合”,形成“融合互补、全面繁荣”的一体化新格局。
在促进要素融合方面,统筹推进农民进城和人才下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金融支农服务,让人“动”起来、让地“活”起来、让钱“流”起来。
在产业融合方面,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精耕细作草莓、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培育力度,2023年该区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6.75亿元。精心打造彩石精品民宿群、港沟康养基地、荷花路农文旅示范区、唐王种业科普展示中心,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在设施融合方面,加大城乡接合部、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积极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路网体系,扎实推进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异。
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如何以城市之“治”提升发展之“质”成为必答题。近年来,历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治理网格化、数字化、多元化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完善“数智历城”指挥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综合管理、小商户升规纳统管理、安“薪”在线、消防管理等重点场景建设,以高度智能化实现城市全域管理精准闭环。
加强三级“一站式”调解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发挥500余个调解业务部门和调解组织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切实将矛盾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线。组建数字政府技术研究院,开发“历接历办”民生服务平台,实现“App+小程序”双端互动,累计解决居民事项34.19万项,办结率达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