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08月26日 现代快报
为吸取教训,迅速稳定铁路运输安全局面,铁道部8月24日下发通知,要求全国铁路年底前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这被总结为铁路部门的“三无”安全指标,通知要求每个一线党支部和党员都要紧扣“三无”目标作出公开承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8月25日《新京报》)
“三无”,而且还有个时间定语——年前“三无”,只保证年前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吗?这简直就是个多余的问题,铁路安全难道不应该追求长治久安吗?过了年,难道就能有违章、有违纪、有事故吗?对于这种行政指令、内部通知能发挥多大现实作用,人们似乎都不乐观。性急者,估计早就准备听取“嘘声一片”了。嘘声除了表明不信任和不耐烦以外,还有对铁路部门的失望——原本以为“7·23”动车追尾事故之后,铁路部门会从细节做起,全面排除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安全隐患,谁知道,大家等来的居然是这种运动式的要求和承诺。
在这条新闻下面,置顶的一条跟帖中,重复着一条安全领域的常识:“安全生产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斯法则:每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背后,都有二十九次未遂事件(轻微事故),一百个征兆,以及一千个安全隐患。要避免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就要消除这一千个隐患。”
这条跟帖能吸引两千多条“顶”贴支持,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大家的态度。人人都知道,避免事故的最根本途径,是消除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论硬件或软件,凡是危及铁路安全的任何事物,都不该存在。这肯定比内部职工公开承诺践行“三无”标准,要来得让人安心。安全从来不是空口承诺出来的,安全也从不会在一道道行政指令下实现,它只能来自技术上的完善和责任追究的到位。铁道部保障运输安全的初衷当然是对的,但仅是行政命令和承诺,却是无法确保安全的,“年前无事故”的黑色幽默背后,其实同样暴露了铁道部通过完善管理确保安全的能力不足。(李晓亮)
■
“年底前无事故”
反而让人不安
铁道部下发通知要求稳定运输安全局面,并将其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其实也是凸显了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但问题在于,铁道部上述安全治理的表态,即便是无意,却仍然透露出安全治理的短期性和运动性,当铁路安全运营居然也有了“有效期”,过了时效会怎样,自然也就不能不令人担忧。
这个世界上固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铁路运营的安全性治理却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的机制,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而不能只是出了事故才头痛医头地上升到政治高度提要求作承诺,而一旦局面有所缓解,绷紧的弦便又迅速松弛。一旦安全治理本身陷入时效性与周期性,恐怕难免注定铁路安全事故的阶段性爆发。而真若如此的话,即便熬过了年底,明年的铁路安全又会怎么样?想一想,实在令人后怕。
铁路运输安全不必承诺永远,但也不应设置“时限”,如今铁道部说“年底前无事故”,与其说是要稳定安全局面,毋宁说让人有了更多不安。(武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