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 这堂思政课有啥不一样

发表于 2024-10-9 15:05: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通讯员 匡尔娜 鞠芳菲
  “这个白鹭纷飞的地方,是广东省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这些年,通过红树林系统保护和科学开发,这里旅游‘火’了,村民富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不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吗?”日前,一场面向500名高一新生的思政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帮扶的中学——广州大学河源附属东江中学开讲。
  “大学生们的语言很轻松活泼,感觉很亲切。”东江中学高一10班学生欧阳途告诉记者,“这堂思政课让我知道了其他城市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的故事。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希望今后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这堂思政课有啥不一样?
  哈工大(深圳)党委组织部部长徐晶向记者介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该校发挥高校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今年8月,该校组织了一支覆盖5个学院、9个专业共15名师生的“粤迹追光”宣讲团奔赴广东多地,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在身体力行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生动的“教案”,切实引导青年学子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们这些学长学姐当起了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弟学妹们讲述亲眼见到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的故事,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所见所闻,感觉非常不一样。”该校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蒋柏轩说。
  这是该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一次创新之举。徐晶表示,本次实践活动既是该校在落实“大思政课”要求的创新,又是推动落实“大中小”人才贯通化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引导各年龄段的学子们在“走”“教”“学”的不同实践角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希望持续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优秀经验总结,并将这些‘中国故事’带去课堂,让小学生能听懂、中学生能听明白、大学生能听真切,通过唤起不同学段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徐晶说。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09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